Google產品管理資深副總裁Jonathan Rosenberg於本周公開了一封原本是寄給Google員工的信件。該信內容闡明「開放」(open)的定義及重要性,並認為開放終將獲勝。不過,觀察家認為,不論是開放或封閉,Google都是選擇了對最該公司而言最有利的方式。
Rosenberg一方面表達Google對開放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說明在搜尋及廣告產品上,Google仍保持封閉的原因。
Google對開放的定義包含了兩個主要元件,分別是開放技術及開放資訊。其中開放技術包括開放原始碼與開放標準,開放資訊指的是必須要透明化業者所持有的使用者資訊及其用途,並讓使用者擁有個人資訊控制權。
Rosenberg指出,開放系統終將獲勝。這推翻了傳統MBA所教導的:打造一個封閉系統,令它受歡迎,利用產品生命周期持續獲利所締造的競爭優勢概念;這不但能佔據客戶,而且可杜絕競爭。而開放系統剛好相反,開放系統是競爭且更為動態的,在開放系統中,競爭優勢不會來自於佔據客戶,但來自於快速改善系統以超越別人並打造更創新的產品,在一個開放系統中成功的業者將同時是創新者及思想領袖,吸引客戶的是快速創新的精神以及商標價值。
此外,開放系統允許所有層級的創新,從作業系統到應用程式層,這意味著一家公司無須仰賴其他公司就能推出產品。如果開放源碼的GNU C編譯器有臭蟲,使用者可以修改它,而不用回報臭蟲並等待更新;因此,Rosenberg認為,如果試著儘可能地大幅發展整個產業,開放系統將會凌駕封閉系統,而這也是Google打算對網路做的事。
Rosenberg說明了Google與開放源碼社群的緊密關係,指出Google使用了數千萬行的開放源碼程式來打造產品,但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開放源碼捐贈商,迄今貢獻了逾800個開放源碼專案,總計超過2000萬行的程式碼,其中,Chrome、Android、Chrome OS及Google Web Toolkit等四個知名的開放源碼專案每個都有超過100萬行的程式碼。
不過,Google也保留了私有程式。Rosenberg表示,並非所有的Google產品都是開放源碼,該公司的目標是保持網路的開放,增加選擇及競爭,並避免使用者及開發人員被封閉軟體佔據。不過,在有些情況下,開放源碼不但未能達到上述目標,還可能危及使用者,例如Google的搜尋及廣告產品。
Rosenberg指出,搜尋及廣告由於具有很低的轉換成本,因此已屬高度競爭市場,使用者及廣告主得以充份選擇並可免於被特定業者佔據,若開放這些系統將會讓人們玩弄Google所建立的運算法則,藉以擺布搜尋及廣告排序,而降低Google品質。
Rosenberg認為,現在封閉系統定義明確且有利可圖,但僅限於控制這些系統的業者。開放系統雖同樣有利可圖但是雜亂的,而且只限於那些充份了解開放系統且動作比別人快的業者,雖然相較於開放系統,封閉系統成長更為快速,不過Google具備了遠見、意志及樂觀而把賭注押在開放系統上。
Rosenberg的對開放的描述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他認為開放終將贏得最終的勝利,基於開放的網路,未來的政府將是透明化的,貿易將是資訊對等的,文化是自由的,科學及醫藥是協作的,娛樂則是參與的。同時,Rosenberg也期望開放系統的成功將改寫未來幾十年的MBA教材。
充滿張力的Google文章並無法完全說服該產業的觀察家。專門觀察Google的eWeek部落客Clint Boulton表示,從資本主義的觀點來看,Google封閉的搜尋及廣告資產讓Google每年賺取逾200億美元的營收,此外,開放及免費的Android與Chrome OS雖然未能直接替Google賺錢,但卻是Google用來延伸其搜尋及廣告服務的平台。
Gartner研究副總裁Brian Prentice則認為,Google不斷讚揚開放的好處,但卻未擁抱開放廣告網路;此外,他認為封閉系統的競爭優勢依然有效,真正的改變在於企業開始理解如何在封閉及開放系統之間取得平衡,因此,封閉系統仍將獲勝,開放系統則只會造成其他人失敗。
Prentice甚至指出,21世紀的商業藝術在於找到如何開放供應商或競爭對手的業務,同時緊緊鎖住自己的,而Google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已被證明非常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