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
教師甄選到底有多難考?台北市新生國小代理代課老師陳淑純,在教學卓越、班級經營比賽,及全國性教案比賽屢屢拿下特優,堪稱教師模範,但弔詭的是,擔任代課老師十年多來,卻屢考不上教甄;她感嘆,教甄考試制度僵化,根本選不出好人才。
「老師,你可不可以不要走?」從大學畢業、踏出校門那刻起,陳淑純就準備當一名國小老師,她每天花盡心思及時間準備教材及課程,教學成果從一張張特優獎狀就能窺見,每到任期結束、離開學校之際,都有家長寫信向學校抗議,為什麼不把這樣的好老師留下?
今年已經45歲的陳淑純表示,共考過3次教甄,都已考上師大教育科系博士班,教甄最後還是摃龜。
陳淑純指出,教甄考試制度僵化,科目多且雜,且只有選擇題型,題目設計多八股、冷僻,需要花長時間背誦;例如去年新北市教甄題目問某本教科書的作者名字,以及問平民教育之父是誰,「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跟成為優秀教師有何關係?」
陳淑純表示,常有校長告訴她,教甄制度根本選不出好老師,往往「要用的考不上,考上的不能用」。她建議,應以彈性,讓得獎、特殊表現教師加分,取得正式教職。
29歲的林家安也有教師證,她自教育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全國跑透透、考教甄,但連續槓龜多次,只好先當代課老師,代課1小時鐘點費260元,一個禮拜只有3天,交通費還要自付,「想要當老師,可能自己先餓死。」
林家安表示,教育部長期不開正式缺額,只有短期代課缺,讓老師看不到未來,為了自己的生涯規畫,她只好放棄教職,選擇自己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