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楊姓男子中年發福,胖到135公斤,造成高血壓、糖尿病,足部血液循環不良,傷口長期潰瘍不癒;24歲少婦產後則胖到91公斤,造成高血脂、脂肪肝,還擔心丈夫變心;兩人分別接受胃縮小及胃繞道手術,半年內減重52、30公斤,恢復健康,少婦也變身犀利人妻。醫師表示,BMI指數大於35合併代謝疾病,或BMI超過40的病態性肥胖,通常只能動刀縮胃才能減重不復胖。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減重外科主任李旻憲指出,前2年調查台灣18歲以上民眾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高達38%,BMI大於27,可依靠飲食、運動減重,但超過35的病態性肥胖,容易引發高血壓、脂肪肝、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中風或心肌梗塞,罹患糖尿病機率是正常人的10倍、大腸癌為3倍、心血管疾病則3至4倍。
微創手術 媒體人減重52公斤
楊姓媒體工作者身高165公分,體重維持百公斤,中年發福又胖到135公斤長達10年,BMI高達近50,造成高血脂、脂肪肝、下肢血液循環不佳、足部傷口長期潰瘍不癒,4年前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他下定決心減重,接受胃縮小手術,胃部縮小2/3,半年減重52公斤,BMI減至30,目前維持在83公斤。他說,原本一走路就喘,減重後因肥胖的疾病均不藥而癒。
胃繞道甩油 少婦變身犀利人妻
許姓少婦身高156公分,且是家族性肥胖,19歲生產前體重近80公斤,產後更飆升到90多公斤,她回憶當時人生像黑白,矮胖又醜,過度肥胖造成脂肪肝,甚至差點肝硬化,也不敢和丈夫出門,嘗試各種減肥方法都無效,常擔心被丈夫拋棄;同樣24歲的大學生阿育則是體重達157公斤,BMI高達54,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下背痛壓得喘不過氣。2人均於半年前進行胃繞道,分別減輕30及41公斤。
李旻憲說,目前腹腔鏡微創減重手術有4種,胃縮小手術適合食量大的病態性肥胖患者,胃部切除3分之2,降低飢餓感,讓食量長期變小;食量小且代謝慢的病患適用胃繞道手術,將胃囊一分為二,縮小胃囊30C.C.至50C.C.接上小腸,熱量吸收變少,減重效果最佳,對糖尿病和高血脂緩解率達8、9成;新技術胃摺疊和胃束帶則是胃部可回復性,不過復胖率高。
但是進行胃縮小或胃繞道手術有限制條件。李旻憲補充,BMI不足35、心臟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精神患者或無法全身麻醉、年紀超過70歲老人等都不能進行這類減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