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健康] 眼動心身重建法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眼動心身重建法

阿敏(假名)可能會因為人家一句罵話“笨蛋!”,拿起櫈子便向罵她的人丟過去。

  這是以前的阿敏,很容易被惹惱、很容易生氣。因為,她想起了以前爸爸凶狠辱罵她的情景。她知道自己不應該那麼暴躁,也知道觸怒自己的真正原因,但她就是無法控制自己。

  阿敏從小就受到父親的精神虐待,導致她對父親心生怨恨。只要一有人的行為舉止同父親相似,她就會在那個人的身上看到父親影子,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

  這嚴重地影響了她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於是她到心理衛生學院求醫。但她嘗試通過認知行為治療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但成效並不顯著。她於是在臨床心理學家的建議下嘗試新的眼動心身重建法的治療。

  經過短短3個療程,她現在的情緒平穩多了,也更能夠面對父親。

  心理衛生學院去年引進眼動心身重建法的治療。去年至今,已經有15至20名患上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的病人接受了這套治療,每個病人都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首先在心理衛生學院試行這個新療法的心理部門副主任胡楚斌醫生說:“我有些驚訝,因為一開始,我其實是對這個療法心有存疑的。我只是想試一試,不過病人一個又一個都覺得有效,而且有些是一只需一次療程就能治愈的!從開始治療到完成治療,你可以明顯地看到病人的轉變。”

  這個星期,眼動心身重建法的專家布任斯基(Sigmund Burzynski)到心理衛生學院為36名心理學家進行培訓。不久後,學院就會有9名醫生完成基本的培訓,可以開始為病人進行基本的眼動心身重建法治療。

什麼是眼動心身重建法

  眼動心身重建法是一種通過利用手部動作牽引視線,開啟病人創傷記憶網絡的療法。在記憶的負面情緒和聯想被開啟後,心理學家會協助病人對創傷事件產生新的正面聯想,減輕或消除記憶所帶來的痛苦。

  心理學家通常會在治療開始時,要求病人喚起遭遇創傷時的畫面以及不適的生理反應。同時,心理學家會通過手指不斷地在病人眼前來回晃動等動作,引導病人的視線擺動幾秒。這個動作會不斷重復,直到病人對畫面的反應冷淡為止。之後的,心理醫生就會引導病人把積極、愉快、正面的畫面植入腦內,讓病人不再受到創傷的影響。

  胡楚斌說:“眼動心身重建法不會把不好的記憶抹掉,它主要在改變記憶所引起的想法和感情……這麼一來,下次再說起造成創傷的事件時,病人不會再出現負面的看法和聯想,他只會有正面的想法。”

  布任斯基說,目前還沒有人能明白眼球的移動同療效之間的關系,但可以肯定的是,19年來的使用相似,眼動心身重建法的療效有一定的持續性。這個療法在1987年第一次被發現。

  目前,美國、荷蘭、瑞典、英國和澳大利亞都以這類療法作為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的第一線治療。這類療法對經歷被強奸、恐怖襲擊、大型意外者也有所幫助,不過療程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不過,心理學家指出,一些人可能會因為記憶裡的黑暗處被開啟而在接受治療時感到頭痛、或夜裡做惡夢等。因此,心理學家強調,該治療必須通過專人指引下進行,公眾絕對不可以自行治療。心理學家在為病人進行眼動心身重建法前,會先教導病人如果獨處時突然崩潰應該如何應對。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