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羅明宇表示,選用草藥的原則是既要考慮藥物的傳統性味、歸經、功用和主治,又要結合現代研究成果,這樣才能更切中病情實際。在消除或減輕抗病毒藥物的副作用方面,中藥也能派上用場。
羅明宇表示,如小柴胡湯有助使肝臟病理組織學方面得到改善。臨床研究顯示,此藥方能較好地改善B肝症狀和體徵,改善肝功能,促使某些B肝病毒標誌物陰轉,能抗纖維化,調節免疫。這說明,中藥在抗病毒治療中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不容忽視。還有,丹參具有保肝護肝,活血化瘀,抗肝纖維化,縮小肝脾,調整免疫功能的作用。並能增強吞噬細胞活性,對促進肝細胞修復,改善肝功能等都有作用。還有,虎杖、茵陳具有抗B肝病毒作用,對B肝病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同時能幫助退黃疸等作用。以及白花蛇舌草有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黃耆、茯苓、補骨脂也有益氣健脾、補腎扶正的功能,藥理研究證實有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B型肝炎常見中醫證型,包括針對「肝膽濕熱型」;可見噁心嘔吐、黃疸發熱、二便異常、疲倦乏力、嗜睡等,藥方可用茵陳蒿湯加減治療。若屬「肝鬱脾虛型」;常見情緒不安、胸悶、胃脘痞滿、食慾不振、吃油膩食物不適、噁心、疲倦、懶言、身重,藥方可用四逆散加六君子湯加減治療。
李明哲表示,還有「肝腎陰虛型」;患者可見頭暈耳鳴、眼睛乾澀、口乾、失眠多夢、腰膝痠軟無力,藥方常用一貫煎加減治療。以及「脾腎陽虛型」;常見怕冷、腹瀉、消化不良、少腹腰膝冷痛,藥方常用濟生腎氣丸加六君子湯加減治療。若屬「瘀血阻絡型」;常見於有肝硬化的病人身上,身上出現蜘蛛痣,肝掌,舌暗紫有瘀斑,脈澀,藥方可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加減治療。
穴道治療部分,李醫師表示,針灸治療,對於急慢性肝炎患者,可用期門、日月、中脘、上脘、支溝、陽陵泉、太衝等穴。對於健康帶原者,常用足三里、陽陵泉、太衝、三陰交、肝俞等穴保養。還有,針對黃疸患者,常用至陽、腕骨、陽陵泉、太衝、脾俞、膽俞、三陰交、氣海等穴。
不過,醫師也強調,中藥也是藥,當用量過多或用藥過久,可能出現副作用甚至中毒。因此,使用中藥必須謹慎選擇,掌握合適劑量、適當療程、配伍合理,才能與其他抗毒藥物協力發揮最佳效果,達到預期目的。用藥應經過醫師處方辨證體質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