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網路實驗室
打印

[健康] iCloud監測病情 日行兩萬步血壓達標

本主題被作者加入到個人文集中

iCloud監測病情 日行兩萬步血壓達標

iCloud監測病情 日行兩萬步血壓達標香港高血壓病人年輕化,不乏30多歲已血壓「爆標」的患者,最年輕的病人僅34歲。

有藥廠與電訊公司合作,邀請高血壓病人使用雲端技術記錄每日血壓水平及運動量。結果發現每日步行少於8,000步的病人,僅半數能維持正常血壓,每日步行不少於20,000步者,血壓則能夠全部達標。

上述活動於今年6月至7月期間進行,90名高血壓病人須連續30日,量度每日的血壓水平和運動量,並將數據傳送到雲端系統作記錄,藉此鼓勵病人培養監測個人血壓變化的習慣。

結果每日能步行20,000步或以上的8名病人,全部能將血壓控制在上壓140mmHg(毫米水銀柱),與下壓90mmHg(毫米水銀柱)的正常水平;每日步行少於8,000步的23名病人,則只有52%血壓達標。

其餘每日步行8,000步至20,000步的參與者中,也有八成人能維持血壓正常,顯示高血壓患者能透過步行增加運動量,改善病情。

心臟科專科醫生黃榮光表示,日行8,000步是一般建議標準,打工仔每日步行到港鐵或巴士站乘車上下班,中午外出用膳,加上出外見客等活動的步行量,基本上已可達標,若能習慣早一站下車,行路返公司或回家,每日更可行8,000步以上。

上述活動的參加者中有7%為40歲以下,最年輕的更只有34歲。黃說,本港高血壓病人年輕化,但病人倘能及早改善生活和飲食習慣,可防止病情惡化至併發心臟病或中風,如病人將上壓降低20mmHg(毫米水銀柱)及下壓降低10mmHg(毫米水銀柱),已可將心臟病風險減低一半。

亂停藥加劇高血壓

今年48歲的區小姐,05年發現患上高血壓時,血壓爆標,但她未有重視,隨意停藥之餘,又懶做運動和量度血壓,每月覆診才由醫生量度血壓一次,結果病情加劇,至併發腦中風及心室肥大,才學會正視病情。現時她會定期食藥控制病情,也會每周最少量度血壓三至四次。

另類療法:微創手術改善頑治性高血壓

高血壓病人按醫生指示服藥,加上改善生活習慣,理應可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

但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指出,部份病人因罹患「頑治性高血壓」,同時服用利尿劑及三種不同的降血壓藥物,血壓依然偏高,需透過微創手術,於大腿切開細小傷口將導管伸入體內,用射頻消融技術阻斷腎血管周邊的神經,才能令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

60歲的頑治性高血壓患者李先生表示,他自04年確診罹患此病以來,曾服用五種血壓藥,下壓雖回復正常,但上壓依然維持於約160mmHg(毫米水銀柱)水平,較正常略高,「我有病前已有行山習慣,運動量應該夠,有病後啤酒都飲少咗,但血壓都係控制得唔好」。直至今年他接受上述微創手術後,病情才大有改善,須服用的藥物也由五種減至三種。

給高血壓病人的健康貼士

1.每日早晚量血壓,了解病情變化。

2.利用血壓監測儀器記錄個人血壓數據,覆診時讓醫生分析藥物對控制血壓的成效。

3.使用合適降血壓藥物,未經醫生准許,切勿自行停藥或減藥。

4.恒常運動,有助降低血壓水平5至10mmHg,建議每日步行至少八千步,或每周三至四天做一小時中度強度運動。

5.減少吃醃製或含鹽量過高食品。





TOP

ARTE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