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骨質疏鬆症已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女性停經後荷爾蒙分泌下降及糖尿病等疾病,都會提高骨質疏鬆的機率。因此,在認識這些疾病的同時,也可進一步預防或早期治療骨鬆症,以下列出《WebMed》中提到的相關內容。高血糖影響骨質的密度
目前已知甲型糖尿病患者容易有較低的骨質密度,其造成原因仍未明。學者推論可能與高血糖有關。根據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骨質疏鬆中心主任,比特裏斯愛德華(Beatrice Edwards)說:「高血糖作用方式可能像類固醇一樣會提早關閉骨質形成。也因此甲型糖尿病患可能永遠無法達到骨質密度高峰」。因此,糖尿病患者從飲食及藥物方面穩定血糖,便成了預防骨鬆症的要務之一。自體免疫疾病導致骨鬆 在美國約有3百萬人罹患紅斑性狼瘡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這兩種自體免疫疾病,也就是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和組織的疾病。愛德華表示,任何慢性發炎疾病都會增加骨鬆症的風險,因為它會促進骨質淘舊換新,減少骨質承重度。此外,又加上自體免疫疾病皆需長期使用類固醇。尤其它常在成骨細胞活躍的青春期服用,影響更加明顯。甲狀腺亢進骨質易流失
甲狀腺機能若過於活躍,甲狀腺素分泌過多,容易骨質流失。愛德華表示,甲狀腺素會加速骨骼重塑循環(bone-remodeling cycle),再加上30歲以後的骨骼重塑效率變差,導致流失的骨質比新生來的多。如此循環,骨質便流失得更多。
此外,副甲狀腺機能亢進也同樣會增加骨質疏鬆的機率。氣喘用藥易使骨質酥鬆 其實並非氣喘本身增加骨質疏鬆症的機率,而是治療氣喘的藥物才會導致骨質酥鬆,如吸入性類固醇。在美國大約有2千萬人患有氣喘,其中的900萬名是18歲以下的兒童。而常見的氣喘製劑像是吸入性類固醇,就容易導致骨質流失和骨質疏鬆。不僅如此,氣喘患者減少運動也是骨鬆症的原因之一。西北大學骨科副主任安德魯.布塔(Andrew Bunta)表示,許多氣喘的年輕人較難參與可幫助骨骼建立的負重(weight-bearing) 活動。
此外,多發性硬皮症(Multiple Sclerosis)也因患者運動失衡,加上需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故易有骨鬆症的發生。有些治療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會導致骨鬆的發生,針對這個問題,醫師建議,儘管如此,仍是優先處理疾病本身,等到疾病穩定時,再進一步治療或預防骨鬆。如果仍不放心,建議您不妨跟醫師再做討論,找尋更好的檢查與治療方式,包括定期接受骨密度測試或是在飲食中多添加維他命D和鈣質等。
當然除了這些疾病外,亦有多項研究指出包括抽菸、酗酒、體重過低、攝取維生素D不足、低鈣高鹽飲食等皆容易造成骨鬆症,因此,平時的飲食也是預防骨鬆的關鍵之一。再者,以中醫的觀點,腎主骨,骨藏精。在人體內,腎裡藏著長骨頭的精,若是耗散過多,如熬夜、過食燥熱食物,皆容易影響骨質生成。因此,整體上來看,在預防或治療骨鬆症上,除了治本減緩骨質流失之外,養成良好飲食生活習慣便成了治標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