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及光療設備應用在皮膚醫學,技術層面可說是日新月異,然而隨著醫材的進步,雷射光療手術的預後不僅考驗著醫師的施作技術,更取決於:操作醫師對於雷射或光波與人體皮膚相互作用的了解程度,還有醫師術前對於各別患者皮膚適應症的了解,以及術後針對副作用應變處理的能力。至於患者也必需在術前充份了解,個人體質或過去病史對於雷射治療的影響,以及施打不同雷射術後可能會出現的潛在問題。
目前皮膚醫學經常使用的兩種雷射術式,分別是淨膚雷射(一般是指利用1064 奈米波長的釹雅鉻Nd:YAG雷射進行全臉除斑或回春治療,英文俗稱(Laser Toning) )與飛梭雷射(Fractional Laser Thermolysis)。其中淨膚雷射術式屬於非汽化雷射治療,一般來說,由於雷射能量設定相對較低,治療後不會有明顯的傷口,治療部位大多只會呈現泛紅反應,恢復期較短,因此相對較為安全。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皮膚學科副教授吳孟澤醫師表示,偶爾會在臨床上看到一些淨膚雷射術後引發副作用的案例,包括發生雷射光過敏性蕁麻疹、毛囊炎,或是之前曾罹患單純皰疹的患者,可能因為受到雷射的刺激,會在患處再度誘發病毒發作,引發續發性單純皰疹。
另外,少部份淨膚雷射治療黑斑的患者,在淨膚雷射術後還是會產生色素沈澱返黑的問題;更令人困擾的是,文獻記錄約有百分之八左右的患者會在術後出現部份色素脫失的黑白斑駁交錯的情況,膚色反而更不均勻,這一些情況往往不容易在事前預測,也是醫師可能會面對的棘手問題。
至於另一種經常使用的飛梭雷射術式,目前多使用汽化性雷射(如二氧化碳雷射)進行,用於疤痕或皺紋治療有其獨特療效;但是治療後皮膚會有略為紅腫與微小傷口,並有點狀痂皮,破壞性比淨膚雷射略高,也因為是先破壞再刺激組織再生,如何達到治療效果且降低副作用,更顯得很重要。吳孟澤醫師表示,飛梭雷射可能遭遇的副作用問題,部份與淨膚雷射相似,以皰疹病毒來說,發作的機會可能比淨膚雷射來得高,術後短時間內也可能出現毛囊炎,或是術後皮膚乾燥紅腫,只要症狀不太嚴重,一般不會持續太久時間。但是,術後必需妥善照顧,否則可能會有感染發生。
為了避免雷射治療後引發不必要的副作用,關鍵即在於醫師設定雷射能量是否控制在一定安全範圍之內,而且必需讓比較心急的患者先了解,能量不宜設定太高,以免產生風險;如果術前無法確定是否會有雷射返黑或色素脫失的副作用,不妨先進行點狀試打觀察皮膚術後反應,以減少副作用的發生。如果患者太心急要追求效果,不但可能會有上述如皰疹病毒復發、毛囊炎發作等情況發生,還有可能產生疤痕或是棘手的色素沈著或脫失等副作用。
雷射治療是利用光線熱能,加以設定參數施作,當然最好找經驗足夠且專業的醫師進行,比較不會有機器操作上的問題,而且能夠精確判斷患者個人皮膚狀況,決定最後施打的雷射機種,操作術式與能量。吳孟澤醫師表示,現在雷射器材十分多元,醫師也必需隨之提升執行雷射手術的能力,了解術後副作用的判斷與處理,這也是雷射操作醫師應有的修為。【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