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給父母們教養0〜1歲孩子的13項建議
[打印本頁]
作者:
frandyni
時間:
2012-4-20 12:12
標題:
給父母們教養0〜1歲孩子的13項建議
以下列出給父母們教養0〜1歲孩子的13項寶貴建議:
1. 當寶寶出現哭鬧或情緒不穩的狀況時,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再探究原因。因為當孩子不穩定時,教他什麼東西都聽不進去,只會越哭越大聲,父母就跟著抓狂啦!若這種情況不斷出現,孩子就學不會調控自己的情緒。
2. 在3歲之前的孩子,情緒行為的表現比較多,語言表達比較少,所以常會出現孩子在地上哭鬧耍賴的狀況。建議父母「幫他講」,教他用簡單、適當的言語來表達情緒,這樣能幫助孩子較快社會化、穩定情緒。
3. 爸媽自己也要「放輕鬆」!如果孩子的習慣還不固定,需要規律的生活作息來加以規範,那麼爸媽就不必拘泥於「依附理論」(哭了就給他抱抱),反而是規定好固定的吃飯、睡覺時間等,大人會比較輕鬆,親子的關係才會比較緩和自在。
4. 如果碰到孩子不吃飯的狀況,爸媽先不要強迫他吃,休息一下,待會再來,以免爸媽情緒調控得不好,孩子也不知道爸媽在氣什麼;等互相心情都好時再試,再來改變孩子不乖乖吃飯的習慣。切記!孩子的習慣,與氣質、規律性有關,爸媽可看這方面的書籍,來摸清楚孩子的氣質;而不是隨著孩子的情緒而起舞,結果搞得雙方都累!
5. 因為寶寶大約在6個月大之後就會出現「分離焦慮」,這時就不適合換保母,1歲之後更不適合;若要換保母,應趁寶寶6個月大之前換好。但若不得已,在6個月甚至1歲之後必須換保母,就要先「預告」,多多陪伴,千萬不要強硬剝奪,以免造成孩子更大的焦慮。
6. 爸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為若自己太累,小小的孩子也是感受得出來的,這樣對雙方都不好。
7. 必要時,請家人給予協助,讓爸媽偶爾要放鬆紓壓一下!
8. 當寶寶哭鬧時,先看看是否是生理方面的問題(例如餓了、尿布溼了、肚子脹氣等等)。像邱永林夫妻有做「寶寶教養日記」,詳細記載小恩的睡覺、喝奶、換尿布時間,若寶寶出現不舒服的情況,回頭看看教養日記,也許就能發現問題在哪了!例如有一次從日記發現是隔太久沒有大便,於是幫他用薄荷油按摩肚子之後,孩子大了便就不哭了!
9. 提昇孩子的3Q發展──IQ(智商)、EQ(情緒指數)、SQ(社交指數)。IQ方面,應給予寶寶適當的視、聽、觸、嗅、味等五種感覺的刺激;EQ方面,注意孩子的安全感、依附關係及情緒的變化與發展;SQ方面,帶寶寶和大人、小孩多接觸,學習與人相處,尤其現在獨生子女多,更需要重視孩子的SQ發展。像邱永林夫妻倆就常帶寶寶去故事屋、親子屋,也去上嬰兒游泳課,這樣就兼顧了3Q的發展。
10. 給孩子製造適當的挑戰!例如把玩具放在離孩子稍遠的地方,讓孩子試著自己過去拿來玩。邱永林也會把玩具放在小恩的小床欄杆外伸手可及的地方,看到小恩或坐或站、或上或下,試著要拿玩具,最後他自己就發現怎樣最好拿到,這樣的挑戰,挖掘了孩子的潛力並強化了思考的能力;萬一發現孩子不知如何是好時,爸媽可試著引導,協助孩子解決問題,下次就會進步了,無形中也增強孩子自信心!
11. 與平日照顧寶寶的保母或是長輩多溝通,協調出一致的教養方法。因為寶寶是很聰明的,當有不一樣的教養方式出現時,寶寶會挑人,會靠向態度比較「軟」的那一方,這樣負責「教」的那一方就等於是白教了,也養成孩子「鑽漏洞」的個性,這是很不好的!
12. 要了解孩子的發展潛力是很大的,在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之後,爸媽應用心提供孩子適當的刺激,以及親子互動。例如在寶寶體力、精神都不錯的時候,多帶他去空氣流通的地方玩,接觸新的環境及人事物,也許剛開始可能會哭鬧,但爸媽不要放棄,給孩子適應的機會,這樣能漸漸培養出孩子的適應與應變能力。
13. 試著「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學習對想要的事物忍個5〜10秒,了解有時候不是想要的就立刻可以得到,並漸漸擴展範圍與延長時間(例如與孩子商量先吃完飯或聽完故事,再去玩玩具或看電視),但要在合理的範圍內,以免失望多了,也失去了對父母的信賴。「延遲滿足」是避免孩子驕縱的方法之一。
不要跟孩子鬥!
總而言之,爸媽要多看書以了解孩子的發展歷程、氣質特色,才不會有錯誤觀念或過度的期待。累的時候,不妨請別人幫忙照顧孩子,自己可偷個半日閒出去散散心,或是在旁邊看孩子跟照顧他的大人如何互動,也許就能發現自己跟孩子間的問題癥結所在喔!記住,「不要跟孩子鬥」!因為孩子大腦還不成熟,跟他鬥只會兩敗俱傷!看看上面所提的各種方法吧,相信能啟發您許多不同的想法,增進你們的親子關係喔
歡迎光臨 ADJ網路實驗室 (http://dz.adj.idv.tw/)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