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艾薩克·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國數學家、科學家和哲學家,同時是當時煉金術熱衷者。他在1687年7月5日發表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里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頓運動定律是經典力學的基石。牛頓還和萊布尼茨各自獨立地發明了微積分。他總共留下了50多萬字的煉金術手稿和100多萬字的神學手稿。牛頓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萬有引力定律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天上的運動和地上的運動統一起來,為日心說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使得自然科學的研究最終掙脫了宗教的枷鎖。牛頓還發現了太陽光的顏色構成,還製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遠鏡。
3.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生於不倫瑞克,卒於哥廷根,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高斯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數學家,並有數學王子的美譽。1792年,15歲德高斯進入Braunschweig學院。在那裡,高斯開始對高等數學作研究。獨立發現了二項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數論上的「二次互反律」(Law of Quadratic Reciprocity)、質數分佈定理(prime numer theorem)、及算術幾何平均(arithmetic-geometric mean)。1795年高斯進入哥廷根大學。1796年,17歲的高斯得到了一個數學史上極重要的結果,就是《正十七邊形尺規作圖之理論與方法》。 1855年2月23日清晨,高斯於睡夢中去世。
貢獻:18歲的高斯發現了質數分佈定理和最小二乘法。高斯19歲時,僅用尺規便構造出了17邊形。併為流傳了2000年的歐氏幾何提供了自古希臘時代以來的第一次重要補充。高斯總結了複數的應用,並且嚴格證明了每一個n階的代數方程必有n個實數或者複數解。高斯在他的建立在最小二乘法基礎上的測量平差理論的幫助下,結算出天體的運行軌跡。並用這種方法,發現了穀神星的運行軌跡。為了獲知任意一年中復活節的日期,高斯推導了復活節日期的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