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孩子被排擠,父母能做的事? [打印本頁]

作者: shareonce    時間: 2011-2-16 20:02     標題: 孩子被排擠,父母能做的事?

這一篇文章是DORA學校的園務通知附上的

學校很貼心,都會擷取一些育兒資訊給家長

讓我們在忙碌中也能獲得新知

現今幾乎都是少子化,

所以寶貝都比較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或者是難以融入團體

當寶貝因為某些原因遭到排擠時,我們該怎麼幫他們呢?

以下文章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喔!



文章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林玉珮

有些孩子在遊戲時沒有人想跟他玩,

分組討論沒有人想跟他同組,

生日派對邀請名單沒有他;

他們就好像一幅拼圖多出來的一片,

車子多餘的第五個輪子。

如果你是他們的父母,該怎麼辦?

相信並同理孩子「沒有人要跟我玩」、「沒有人喜歡我」,

當孩子難過地抱怨自己被人排擠、被孤立時,

父母要相信並同理孩子,因為他們真的很痛苦。

根據一項心理研究實驗,研究者對自願受試者進行一項腦中影像測試,

並設計一項任務,讓受試者在社會中遭到斷然拒絕。

結果發現,當受試者被揶揄或排擠時,他們腦中影像顯現的

幾乎就和身體遭受到創痛的影像一樣。



釐清問題、適度協助或介入孩子被排擠孤立,

父母不可等閒視之,但也不宜心急的擋在孩子前面,

把問題全攬在自己身上。

「父母的角色先要協助孩子離清問題」心裡諮商師杜淑芬指出。

究竟是孩子的個人特質,或者社交技巧不佳?

還是被欺負被霸凌?傾聽孩子怎麼說,了解問題後,

父母才能適度提供協助或介入。



幫助孩子調整來融入團體

如果是因孩子個人性格、特徵,或社交技巧不足,

而顯得與想融入的團體格格不入,

「父母協助孩子看看有沒有調整的空間,幫助孩子提昇社會基本技能」,

八頭里仁協會副理事長楊俐容建議。

仔細觀察其他小孩的穿著和舉止,他們對什麼有興趣?

幫助孩子做一些調整,和他們比較一樣,

對獲得同儕認同「同一掛」會有些幫助。



學會辨識別人的情感與意圖

有些孩子的確對社會線索的知覺不敏銳或的確有困難,

對他人的神情表達或肢體的表現無法精準判讀,

變成被同學排擠的「白目」。

父母就要協助孩子如何辨識別人的情感與意圖,

例如可以和孩子從別人的表情、肢體、聲音來玩「猜猜他如何」

的情緒遊戲或角色扮演遊戲。



提供交新朋友的機會

父母也可以提供孩子在不同團體交朋友

以及獲得被接納的機會;有時後換了新團體,

效果就好狠多。從研究實驗也發現,從小被孤立的小猴子,

長大後的確有社會性問題,但如果讓牠和小一點的猴子相處,

或者協助牠建立一個比較溫和的小團體,就能提升社交能力。



營造理解同情的團體氛圍

「有時候孩子在學校被排擠是遇到惡霸,父母要介入並和老師聯手來處理這個事件

和班級氛圍,而不是只處理那個霸凌的孩子,也不能要孩子獨自去學習面對」

楊俐容強調,大人需要帶領全班討論,也要讓孩子有一個概念,

「你可以不喜歡某人,但不能有某種情緒行為出現,就要別人不要某人在一起或欺負某人」。



學會優雅轉身,繼續前進

「所有小孩都曾遭拒絕,受過批評、被開玩笑,但那些討人喜歡的小孩懂得如何輕鬆以對,

化解這些諷刺和抨擊」,「快樂交朋友」作者蜜雪兒‧玻芭指出培養人際挫折復原力的重要,

而復原力是可以教導的,因此父母務必挪出時間教導孩子復原力的重要和技巧,

讓孩子可以在被拒絕時,仍保持姿態、保持冷靜,優雅轉身離開,

繼續往下一次機會或下一個新團體前進。





歡迎光臨 ADJ網路實驗室 (http://dz.adj.idv.tw/)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