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現代好爸爸‧你也可以做得到
[打印本頁]
作者:
kingdomoo
時間:
2011-1-2 21:49
標題:
現代好爸爸‧你也可以做得到
作者:【鍾碧芳】
現代好爸爸到底具備什麼條件?現代的爸爸角色又與上一輩有哪些不同?如果想做具現代感的好爸爸,該怎麼做?媽媽又該如何協助?只要肯放下身段重新學習,任誰都能做得到。
日本某民間組織將在今年開辦「好爸爸檢定」,希望透過檢定來衡量父親在子女的嬰幼兒時期,是不是具備「超級奶爸」的能力與知識;瑞典則在育嬰假的政策上採取更積極的策略,只要家有新生兒的爸爸,至少可以享有1個月的留職帶薪的「爸爸月」,且這項權利只有爸爸享有,為的就是促進父親投入更多的照顧工作,讓爸爸能有與年幼孩子朝夕相處的機會。
全世界的父親角色逐漸隨著家庭結構、社會文化背景而產生不同的變化,亦有著不同的定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助理教授王舒芸表示,現代爸爸的角色已經從以前單純的「養家者」慢慢轉化為「剛柔並濟」的新好爸爸,她指出,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爸爸已不是主要或唯一的家戶所得來源,因此,不應該侷限在養家者的角色,更該積極參與育兒教育工作。
不能缺席的父母
從社會的歷史脈絡來看,兩性在成為父母之後,
養家的經濟來源
、
照顧的勞務供給
、以及
教育與親職互動
可謂最重要的3層意義。王舒芸提及,目前的爸爸類型看似兩端,一端所謂的現代好爸爸,願意主動參與更多的育兒活動,與媽媽共同分擔家庭中照顧工作的擔子;而另一端,則因種種因素,選擇不回家或袖手旁觀的缺席爸爸。不過,再細究可發現,在全球化巨流下的爸爸世界中,也同樣有著M型社會型態的模樣,M型的一端,全球化贏家的爸爸,工作愈來愈忙碌,有錢卻沒有時間投入照顧;M型的另一端,則是就業機會被擠壓或剝奪的男性,有時間投入照顧卻未必有成家生子的機會。
她認為,孩子性格的養成,不論如何,都和父母雙方的穩定參與有密切關係,任何一方都很重要,不能缺席,也只有穩定與持續的關心、照顧孩子,認真感受孩子的心情,對孩子未來的情緒發展才有正面的影響。
曾推動「爸爸認證」的台北國際基督教會區牧黃主偉表示,傳統家庭觀念中,總是以「男主外、女主內」為軸心,且家裡大小事通常掌握在媽媽手裡,不過,家庭與婚姻生活實在需要夫妻間的分工合作,也只有把家庭時間排進自己的時間表,方能了解從家庭獲得的成就感才是永恆,畢竟工作只是短暫,最終還是必須回歸家庭。他認為,「如果男人願意參與家事並想努力做個好爸爸,就是一種愛家庭的表現」。
好爸爸也需要認證
台灣國際基督教會曾在2005年父親節前夕,提出「認真爸爸‧爸爸認證」活動,希望藉著宣導,讓爸爸們更重視親子間的親密互動,同時,也在家裡扮演愛家與用心的認真爸爸,黃主偉說,這個當初只是教會團契活動的活動,實踐在社會上,發現獲得很大的迴響,許多報名參加「爸爸認證」的新手爸爸,都希望能做一個「比自己爸爸還好的爸爸」,這個活動也因為頗受好評,而一直延續至今。
到底爸爸需要何種認證?好爸爸又須具備什麼條件?
作家子敏在《現代爸爸》一書中指出好爸爸的3大條件:
第1個是
「
公私分明
」,上班要盡心盡力、回家就要完全家庭化;第2個條件是「
不能有太濃的獨身色彩
」,要和家庭水乳交融的生活在一起;第3個條件是「
要做子女一生永不變心的朋友
」,對子女的愛沒有條件可言。
曾經是設計公司總監,且育有1兒1女的黃主偉表示,套句兩岸常用的說法,想投入爸爸認證,必須具備「一同三回歸」,也就是說,不論自己的孩子正處於哪種階段,都必須
當自己是孩子的「同」學
,並且跟著一群爸爸一起學習;
也必須把心情「歸」零
,丟掉包袱重新學習;
並且要「歸」聆,
仔細聆聽孩子說出來即未說出來的聲音
;最後一個歸
,則是屬於
基督徒的
「歸」靈
,按照聖經的教導。只有讓自己
重新學習並認真與孩子相處
後,才能獲得更多的掌聲。
王舒芸強調,傳統社會阻礙父親參與家庭工作的主因,很大部分來自於既定文化習俗的框架,「如果大家都對居家男性抱以恥笑的態度」,將會大幅降低爸爸回家參與照顧的意願,其實,對有意願加入教養照護行列的爸爸們,家人都應該給予機會,讓父親也有嘗試學習的方向。
媽媽要當重要推手
王舒芸提及,當爸爸對家庭的角色有所認知後,媽媽的態度就變得相當重要,因為她的態度決定了是促成或妨礙爸爸的參與。很多時候,爸爸如果在幫助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獲得掌聲或支持,日後也較有投入的意願與熱忱,倘若媽媽總是把所有事情攬在自己身上,覺得爸爸泡奶泡不好、奶瓶也洗不乾淨等,就容易造成惡性循環,最終促使父親變成冷漠的養家者。
因此,她建議,只要爸爸願意做任何事,都應該試著放手讓他試試看,即使做不好,從參與中,也讓家庭的功能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歡迎光臨 ADJ網路實驗室 (http://dz.adj.idv.tw/)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