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美國自閉症研究院(Autism Research Institute ,ARI))報告指出,自閉症之增加與幼兒(兩歲前)接受疫苗注射有密切關聯。此一論點懷疑:疫苗中水銀量導致腦部傷害,與自閉兒日漸增多之現象相互吻合。此外,美國孩童兩歲前接受疫苗注射數量,自1940年3劑增至2000年22劑,更加強了美國加州出現的「自閉疫症」(Autismepidemic)謠傳與上述之懷疑論述。
1999年《國際自閉症研究評論期刊》(ARRI, Autism Research ReviewInternational)報導,美國自閉症出現率已從1940年的萬分之一增至2000年的萬分之45至65。此一驚人的增長率,在新近調查報告中遭受質疑;因為,近年來對自閉症的意識提高、放寬診斷標准和新移民等三項因素,都無法完全正確解釋此一驚人的增長率。當年11/12月期刊報導統計,已有數千位自閉兒接受腸促胰激素,對70%自閉兒有某程度之療效;相對的,可能出現的負作用包括:過動增加和人身攻擊。直至目前為止,腸促胰激素的療效仍無定論;因此,此一自閉症療法仍需進一步研究。
何謂自閉症
自閉症(Autism)一字,出於希臘文字根auto(自己),又稱之為「孤獨症」。
1940年,美國小兒精神醫學之父卡奈博士(Dr. Leo Kanner, 1894-1981)首先將「嬰兒退縮到自己內在的幻想世界,無法與外界建立人際互動」稱之為「自閉症」。
1943年,卡奈博士發表一篇名為《情感接觸的自閉障礙》(autistic disturbance of affectivecontact)醫學研究報告。次年,卡奈將此篇針對11位未滿2歲孩童的研究報告更名為early infantileautism,「幼兒自閉症」一詞正式成為醫學專有名詞。
2005年2月,美國範得彼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甘迺迪人類發展研究中心(Kennedy Center forResearch on Human Development)溫蒂‧史東博士(Wendy L. StonePh.D.),她在長期專研自閉症系列性障礙治療後發現,自閉兒大多「無行動作為,並非出現不正常行為,也不像許多人以為的旋轉或彈手指。」
自閉症權威、已故美國自閉症研究院(Autism Research Institute) 博納‧呂嵐博士(Dr. BernardRimland)曾說:「…形容這種失調之特徵十分困難,但是一個明顯之特色就是,無法用有意義或自然的方式,與他人產生連結或溝通。」他在1964年出版的《嬰兒自閉症──症候群與行為神經理論之關聯》一書中,推翻了一度被懷疑是「父母養育不當」或「心理疾病導致自閉症」的種種說法。
1994年,美國《健康顧問雜誌》(Health CounselorMagazine)刊登一篇與自閉症有關的文章,文中提及呂嵐博士曾引用卡羅林‧戈立拉(Karolyn A.Gazella)在《自閉症:走出黑暗的旅程》(From Autism, Journey Out OfDarkness)一文中的論述:「自閉症是一種生理失調,而非情緒疾病。無論是心理治療、心理分析或密集的心理諮商等方式,皆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