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AX仍存在舊技術的瓶頸
AJAX是新的名詞,但不是全新的技術。這個名稱,原來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的縮寫,首次出現在Adaptive Path顧問公司的Jesse James Garrett在2005年2月18日,於網路上發表「A New Approach to Web Application」中。這位顧問提出一個新的觀點,認為採用JavaScript與XML等已存在的技術,即可解決網頁設計時,靜態與動態呈現方式難以抉擇的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追逐新的資訊技術,並且使得Web Application的操作能像桌上型電腦中的應用程式般,達到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的同樣目的。
使用侷限性:因為AJAX引擎代理瀏覽器與伺服器的交談,雖然使用者不需要按下傳送按鈕,但也因此,無法回到上一頁的畫面,所以在AJAX所撰寫的網頁中,常看不到「前一步(Last)」與「下一步(Next)」等按鈕,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JavaScript所造成的,也就是常令人詬病的缺點。接下來,使用者常在這類網站中因為缺少進一步的指引。雖然傳統網頁回傳結果時,會刷新網頁或換頁,但使用者也因此可以判斷處理的過程。可是在AJAX中,卻無法知道目前的狀況是處理前,還是已處理完成,AJAX引擎打斷了一般瀏覽網頁的習慣,也就是稱為「breaking the back botton」的問題。同樣的影響下,我們很難將同一個網頁內容透過URL與朋友分享,即使將JavaScript處理完成後的網頁URL傳給其它人,他們只是看到未處理前的畫面,例如表格欄位仍是空白的狀態。此外,因為AJAX無法記錄狀態,所以使用者也無法經由瀏覽記錄中回到之前的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