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新生兒發燒會有危險嗎?
[打印本頁]
作者:
tomjay936
時間:
2010-11-3 15:49
標題:
新生兒發燒會有危險嗎?
新生兒的免疫力較低,一不小心就易感染而發燒。居家照顧上,家長正確測量寶寶體溫,有發燒症狀時,最好讓小兒科醫師來評估,尋找發燒的原因,並對症治療,然後觀察病情變化做適當的處置。
面對一個生命的誕生,許多的父母一方面沉浸在喜悅中,一方面又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深怕寶寶有任何閃失。當發現寶寶有什麼不舒服,作爸媽的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尤其是「發燒」更讓他們驚慌失措,深怕「頭殼燒壞了」,雖然這是不正確的觀念,但孩子發燒,尤其是新生兒發燒,常常存有一些潛在的問題,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尋求原因,勿一昧退燒
發燒只是一個現象、一種症狀,而不是一個「病」。許多的疾病都會有發燒的現象,發燒是代表身體有某種反應存在。所以面對一個發燒的寶寶,我們要做的是尋找發燒的原因,而非只求退燒。發燒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免疫系統為了抵抗入侵的病菌,釋放出許多的發炎介質,造成體溫設定錯誤而發燒。尤其是新生兒階段的寶寶,自己的免疫系統並未成熟,屬於免疫功能不足,對抗病菌的能力較弱,雖然有來自媽媽的抗體保護,但仍容易受到一些病菌的感染而生病發燒。
不過,新生兒的體溫控制不穩定,容易受外界的溫度影響,如果幫寶寶包得太多,也會造成寶寶的體溫升高到發燒的程度。哭鬧激烈也可能造成體溫升高。所以當發現寶寶發燒時,先要排除這些造成體溫升高的生理或環境因素,然後再尋找疾病所在。
新生兒生病不易察覺
仔細觀察一個月大的新生兒,除了吃、睡、鬧,其實寶寶也是有一些清醒活動或身體活動的時候。不過相對於較大的孩童,小寶寶的活動還是簡單多了,這也讓我們較不容易發現生病的症狀。
如果寶寶受到某種感染,除了發燒、體溫偏高外,寶寶常常只是看起來不太好、哭鬧、活動力或食慾變不好,其他的症狀並不明顯,讓爸媽很難觀察得到。當嚴重時會呈現咳嗽、呼吸困難、唇色發紺、嗜睡、腹瀉、嘔吐、黃膽、抽搐等明顯症狀。這些顯而易見的症狀則是父母較容易發現的。
找出原因 對症治療
當瞭解發燒只是一個現象時,應該就可以認知有沒有危險是看疾病本身。若是輕微的病毒感染不會有傷害,若是腦膜炎、敗血症,後遺症或是生命危險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疾病若沒有侵犯到腦部,燒得再久也不會「燒壞頭殼」。總之,重要的是發燒背後的原因,病情會有什麼變化、會有何結果,這隱藏的原因才是幕後的操縱者。
所以面對寶寶發燒,區分是哪裡的感染、什麼病菌的感染、需不需要特別的治療才是最重要的。細菌性感染需要特別的抗生素治療,才能得到改善。除了少數的抗病毒製劑,大多數的病毒感染無特效藥,等病程過去了自然就會痊癒。但這當中我們需提供寶寶支持性治療,也就是依症狀給予必要的幫忙,吃不好或水分不足者給予注射點滴,維持水分、電解質、血糖的穩定;呼吸不足的給予氧氣或輔助呼吸治療;血壓不足者給予升壓劑等等。
正確測量體溫最重要
新生寶寶發燒,往往需要專業的醫師做診斷,按照醫師的指示處理。所以居家照顧上最重要的是能正確的測量體溫,認知寶寶是否發燒。
1. 正確的量體溫:
發現寶寶有任何異常,先要能正確的測量體溫。由於體溫會受到一些生理狀況影響,最好在寶寶安靜的時候測量。寶寶哭鬧時、穿太多等都會影響體溫,應先排除這些干擾因素再量體溫。肛溫是最接近中心溫度的,測量時讓寶寶平躺或測躺,雙腿彎曲,將潤滑過的肛溫計前端插入約2公分,測量1到3分鐘;缺點是對肛門的刺激。「耳溫槍」可以快速測得體溫,不過新生兒耳道小,誤差較大。表皮溫度,也就是腋溫,也可以做參考,將體溫計放在腋下夾緊,約5分鐘左右。
2. 觀察其他症狀:
當發現寶寶發燒了,先看看有沒有其他不舒服?活動力好不好?吃喝狀況如何?排便狀況如何?以提供醫師作參考。
3. 幫助散熱:
就醫前家長可以幫寶寶減少衣著或降低室內溫度(使用空調)來幫助散熱。
4. 就醫:
如前所述,新生兒發燒常常需要靠住院檢查才能查出病因。所以若確定不是因為包太多或其他生理因素造成的體溫偏高,通常都需要給醫師評估。若無法由身體檢查發現病因,就需要靠抽血、驗尿、甚至腦脊髓液檢測來診斷,此時常常需要住院檢查並觀察治療。
醫師專業評估最重要
由於新生兒算是免疫功能較低的一群,而且很多的疾病症狀都不是很明顯或很特別。常常一開始只是看起來不太舒服,但卻潛藏著大危機,小心仔細的觀察寶寶絕對是保護寶寶最好的方法。當發現寶寶發燒了,就醫讓專業的醫師來評估,尋找發燒的原因,並對症治療,觀察病情變化做適當的處置。小心謹慎,但不過度緊張或胡亂猜測則是面對寶寶發燒正確的心理。
歡迎光臨 ADJ網路實驗室 (http://dz.adj.idv.tw/)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