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美國梅約醫院的范德爾森(Jan M. van Deursen)與同事想了解染色體受損是否會引發癌症。他們讓基因改造的實驗小鼠缺乏一種維持染色體完整的蛋白質,小鼠的DNA折疊也確實受干擾;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小鼠並未長出腫瘤,卻發展出一些奇怪的綜合病症,包括白內障、肌肉萎縮、皮下脂肪層迅速變薄和脊髓嚴重彎曲到外觀看來像單峰駱駝,壽命也比較短。
不過後續的研究削弱了這個理論的強度,舉例來說,多個實驗室在1990年代晚期發現,皮膚細胞分裂的能力並沒有顯著隨年齡下降,這表示黑弗利克極限不一定是我們組織無法修補的必要因素。此外,其他研究人員創造出具有長端粒的小鼠,而這些小鼠的細胞在死亡以前顯然都不會停止分裂。2001年,老人學家葛生夫婦(Harriet and David Gershon)在一篇回顧論文裡明白宣稱,端粒縮短和老化應該「沒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