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once 2012-2-13 12:04
體質差者易受影響 陽邪傷津耗氣
夏天易傷津耗氣。中醫師林師彬在一場養生講座中表示,到立秋前的三個月,也就是「夏三月」期間,暑氣升散,易傷津耗氣。中醫認為,暑為夏季火熱之氣所化,也是屬於「陽邪」的一種,體質較差者,易受到影響,產生相關熱症狀如心煩、面赤、脈洪大等。<br />
<br />
<br />
中醫師林師彬表示,「夏三月」期間,從立夏到立秋前,會經過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這些節氣,因為炎熱氣候,造成體內火熱之氣積滯,火熱屬陽,所以也屬於「陽邪」的一種,性炎熱,當暑性升散,也易傷津耗氣,同時也會多有挾濕的體質表現。此外,當暑邪傷人,也可能出現一系列陽熱症狀,如壯熱、心煩、面赤、脈洪大等。<br />
<br />
<br />
醫師指出,當暑邪侵犯體內後,可能導致體內腠理開泄而引發多汗現象,而當出汗量大增,也會耗傷津液,就可見容易口渴、尿顏色赤黃、短少等症。尤其本身體質虛弱狀態下,又大量出汗,沒有注意補充水分,就容易有氣虛症候,還有氣短乏力,同時擾動心神,易感到心煩不寧,也可能造成暈厥現象。<br />
<br />
<br />
夏天儘量早起,有助於養生。中醫師林師彬表示,中醫古籍中就強調,夏季期間,不要因為討厭日光而遲遲不肯起床,在心態上不要受到熱氣的影響而發怒,早起有助養生,也能預防秋冬疾病。而情緒的調養,避免怒傷肝,也是中醫養生強調的重點。<br />
<br />
<br />
林師彬醫師表示,在中醫古籍的《黃帝內經》中,針對四氣調神提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主要就是強調,夏季三個月在天地氣交匯環境下,萬物繁茂發展,人也應該配合季節早起,心態上不要受到熱氣的影響而發怒,使內在的心靈與身體都跟隨著萬物繁茂結果實,這是夏天氣候養生法,違背了會傷心系的臟象。<br />
<br />
<br />
醫師指出,情緒的調養幫助養生,中醫就強調,精神內守,疾病不易上身。當心安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就會順,臟腑機能就能運作順暢。應避免惱怒、憂鬱、疑慮、悲傷、恐懼等不良情緒,防止怒傷肝,憂思傷脾,悲哀傷肺,恐懼傷腎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