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man 2009-9-4 13:26
山林騎車 峽谷戲水 暖暖假日放輕鬆
中元節熱鬧的放水燈剛在基隆落幕,印象中的基隆好像就是大港、海岸、廟口小吃,然而,行政區內還有個不靠海卻靠山的暖暖,山林綠意盎然、峽谷景觀優美,台灣第一座水庫~西勢水庫也位在其中。此處的產業道路頗適合騎單車,暖東峽谷也能戲水消暑,想避開假日人潮,暖暖會是個不錯的去處。 <BR><BR>暖暖最早是平埔族「那那社」的生活圈,清代乾隆年間(1736年),福建泉州移民開始進入墾拓。那個河運依舊暢旺的年代,大船可以一路航行至「水返腳」(汐止),再更換小船往內陸行駛,依傍基隆河畔的暖暖,便是當時內河航運的終點,成為輸出染料植物大青、茶葉,輸入南北貨的集散地。短暫的砂金淘金熱,以及最盛時期每月可生產一萬噸以上的煤礦,都曾讓暖暖熱鬧滾滾,盛極一時。 <BR><BR>河道淤淺、煤礦停採、鐵道運輸功能式微,開發的腳步雖然看似停滯,卻也讓它回歸依山傍水的樸實風貌,日據時期就已劃設的「保安林」區得以維持著原始自然,涵養供應大基隆地區水源,並成為當地人的「後花園」,或可說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 <BR><BR>暖暖街往南經過中華電信,循著樹立「水源路36巷」標牌的小徑直下,東勢坑溪、西勢坑溪在雙龍橋下匯流,橋右便可看見紅磚、洗石子長拱窗的醒目建築—暖暖淨水廠幫浦間。 <BR><IMG src="http://www.nownews.com/newspic/1419/i1419950.jpg"> <BR>↑超過百歲高齡的暖暖淨水廠幫浦間。(記者謝禮仲攝影) <BR><BR>這幢建築已超過百歲高齡,是日本人聘請英國工程師勃登(William K. Burton)所設計,目的在截取河水,利用抽水幫浦送至淨水廠,提供住民飲水之用。從抽水站旁回望巨大水管陪襯在側的雙龍橋,大跨圓拱橋身弧度優美。 <BR><BR>相關的水利工程位於更上游處的西勢水庫(暖暖水庫)。日人有鑑於原有的「基隆水道貯水池」蓄積量不足後,委請勃登設計水庫,歷時30年完工,為全台最早的水庫。水庫西側的溢洪道設計巧妙,利用部份混凝土結合天然的岩盤,充分展現工程師的智慧與功力。 <BR><BR>從水源路上溯,沿途經過的林務局苗圃,可感受林蔭遮日的清涼與賞鳥的樂趣。經過一處假日花市更往山上,還有一處環型護坡,由枕木一階階地築起,就像一座環型劇場般,罕見且頗富風味。 <BR><BR>整條路徑因長期保護,使得自然生態豐富,鳥類活動相當頻繁,常見鳥種有松鷹、白頭翁、麻鷺、白鷺鷥等,魚狗則活躍在攔水壩一帶,成為民眾休閒、體驗自然美景的的好去處。 <BR><IMG src="http://www.nownews.com/newspic/1419/i1419951.jpg"> <BR>↑環形劇場式的枕木護坡,兼具水土保持與景觀之美。(記者謝禮仲攝影) <BR><BR>回到東勢街往南前進,盡頭的暖東峽谷為基隆市近郊著名的景區,東勢坑溪從中流貫,上游為河流切割的峽谷地形,靠近園區入口處則清淺可親,適合烤肉戲水。 <BR><BR>進入園區後,步道沿溪分進,左側抵石橋、吊橋與烤肉區,溪流清淺、溪岸寬敞平坦,聚集最多烤肉戲水的遊客。 <BR><IMG src="http://www.nownews.com/newspic/1419/i1419952.jpg"> <BR>↑暖冬峽谷的夏季溪谷最是消暑良方。(記者謝禮仲攝影) <BR><BR>循吊橋旁的步道拾級而上,越往深處走去,兩岸石壁逐漸收束,於壯闊的岩壁間形成宛若石門,溪水突地從高處墜入,劃成一道飛濺的瀑布,幽深的樹林與溪流切割出的峽谷景致,展現出原始自然之美。 <BR><IMG src="http://www.nownews.com/newspic/1419/i1419953.jpg"> <BR>↑暖東峽谷深處的岩壁景致相當壯觀。(記者謝禮仲攝影) <BR><BR>此後景致豁然開展,其間矗立一座大正年間以石塊起造的小巧土地公廟,樸實的況味,見證著越嶺古道(十分古道)的人文過往。 <BR><IMG src="http://www.nownews.com/newspic/1419/i1419954.jpg"> <BR>↑步道旁的小土地廟,映襯著幽幽懷古風情。(記者謝禮仲攝影) <BR><BR>入園右側步道則多為林蔭覆蓋,是一處森林浴的絕佳場所,往山後走去,可與右側步道相接,形成環狀踏走的健行路徑。 <BR><BR>離開暖東峽谷回返進入市區前,還可拐入由基隆市政府經營的暖東苗圃,區內天然林、人工林蒼鬱,踏在枕木鋪成的步道徐徐漫遊,親樹、賞鳥、賞蝶均宜。暖東苗圃擁有數百種基隆地區的原生植物,台灣特有植物如海衛毛、三角楓、小葉赤楠、台灣金絲桃、野鴨樁等,也可就近觀察。原有水溝改建的小水池,則種植水生植物,並放養莫氏樹蛙、台北樹蛙、中國樹蟾等。 <BR><BR>再度回到暖暖街,繼續往北到底,便能跨越鐵道與省道相會。省道對面的暖江橋上,是觀賞「壺穴地形」最佳的地點。暖暖的暖江橋一帶,可說是全國最大的壺穴群所在,舉凡河流兩邊及中央,只要突出水面的岩石,幾乎都看得到遍佈密集的大小壺穴。仔細觀察,其中又可分為三種形式,包括各自獨立的「單獨壺穴」,數個單獨壺穴彼此結成的「聯合壺穴」,以及大壺穴中包含小壺穴的「複合壺穴」,形態、樣貌各擅勝場,巧奪天工。 <BR><IMG src="http://www.nownews.com/newspic/1419/i1419955.jpg"> <BR><IMG src="http://www.nownews.com/newspic/1419/i1419956.jpg"> <BR>↑暖東橋一帶是觀賞河川壺穴最佳的地點。(記者謝禮仲攝影) <BR><BR>跨過天橋,那僅剩候車亭的暖暖火車站,黃昏夕照中充滿的懷舊氛圍,即便不是鐵道迷,也會為之沈醉。 <BR><BR>◎單車騎士看這裡︰ <BR>暖暖騎單車的動線大致可從暖江橋賞壺穴開始,經暖暖街至水源地、抽水站,再往山上尋訪環型劇場護坡。原路折返,暖暖街底左彎銜接東勢街,探訪暖東峽谷。全程來回約10公里,僅暖東峽谷前稍有坡度,多數車友均能輕鬆應付。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