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ny66 2011-2-28 12:27
[美容保養] 提升自我--外在篇*身材
(一)了解自己的體態<br>
<br>
首先,不是人家說你胖,你就胖。<br>
<br>
也不是你自以為瘦,你就是瘦。<br>
<br>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減肥,這是我們該明白的一點。<br>
<br>
因此我們必須從幾個數值來判斷自己的體態落點:<br>
<br>
1.BMI值。<br>
<br>
BMI計算:<br>
http://104beauty.com/se/fatquent.asp<br>
<br>
BMI數值表:<br>
http://www.hkna.org.hk/cityd-n/BMI(CHI).htm<br>
<br>
所謂的BMI是指身體質量指數,他僅僅可以作為一個指標。<br>
<br>
<br>
讓我們明白我們在該年齡的身高體重比例是否合乎正常。<br>
<br>
可以作為一個初步估計的判斷。<br>
<br>
2.體脂肪率。<br>
<br>
體脂肪率則是必須藉由體脂計才能夠測量出來。<br>
<br>
體脂肪的標準值和肥胖值〈標準因性別及年齡而有所差別〉:<br>
-------------------------------------------------------<br>
性別 30歲以下 30歲以上 肥胖標準<br>
男性 14~20﹪ 17~23﹪ >25﹪<br>
女性 17~24﹪ 20~27﹪ >30﹪<br>
<br>
<br>
<br>
當我們了解了這兩個數值後,可以大致判斷自己的體態落點。<br>
<br>
但是,有個觀念我必須澄清一下!<br>
<br>
BMI正常,體脂過高者,也是需要減脂的一員。<br>
<br>
<br>
這樣的人也許體態看似不豐腴,但共通的現象就是肉很鬆軟。<br>
<br>
可能體重不重,但是體脂率卻過高,對健康也是有所危害的。<br>
<br>
因此,再度回到前言,你覺得自己瘦,不代表你就瘦。<br>
<br>
可能你的體重超過標準,但是你的體脂卻合乎標準。<br>
<br>
但也只能說你是健康的壯,這也不是所謂的胖。<br>
<br>
<br>
<br>
(二)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br>
<br>
每個人所需要的減重方式不同,就該搭配不同的方式。<br>
<br>
下面我會提供大家一些大概的方向指標。<br>
<br>
<br>
情況一:體重體脂均正常<br>
<br>
這樣的人如果想要雕塑局部,請勿用節食的方式。<br>
<br>
<br>
很有可能減去的只是水分,或者瘦到不該瘦的地方。<br>
<br>
比較推薦均衡飲食,再搭配瑜珈塑體。<br>
<br>
<br>
情況二:體重正常,體脂過高<br>
<br>
這是很多瘦瘦的女生可能會出現的情況。<br>
<br>
飲食方面也是盡量避免加工食品、油脂過高的食物。<br>
<br>
不需刻意節食,只要調整食用物質即可。<br>
<br>
但是請搭配全身性的有氧運動來達到減脂目的。<br>
<br>
<br>
情況三:體重過高,體脂正常<br>
<br>
Fitness最近有個案出現,但尚在討論中。<br>
<br>
<br>
情況四:體重體脂均過高<br>
<br>
這就是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了!<br>
<br>
所以,飲食控制和運動必須做良善的規劃。<br>
<br>
還要搭配長期的耐心,切勿短視近利,認真的執行。<br>
<br>
過於快速的執行,很容易會復胖。<br>
<br>
下面我會提出大概的方向做為解釋。<br>
<br>
<br>
<br>
(三)減重序文<br>
<br>
很多方法,很多知識,都是我們能從外界獲得的。<br>
<br>
但是唯有心態,是我們自己必須控制,必須調整的。<br>
<br>
在你找出自己的類型後,我不建議快速的投入減重行列。<br>
<br>
<br>
反而,我會希望你能靜下心來,探討自己的心態。<br>
<br>
我為什麼要減重?<br>
<br>
我希望自己達成怎樣的目標?<br>
<br>
我能否長期的持續下去?<br>
<br>
我是否只是一時熱衷,而將虎頭蛇尾?<br>
<br>
什麼是支持我的決心讓我繼續下去的動力?<br>
<br>
我希望你能先問問自己,你要什麼。<br>
<br>
當你調整出最佳的心態後,再開始著手計劃。<br>
<br>
<br>
<br>
(四)減重開始<br>
<br>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並能樂觀的開始後,記住幾個訣竅:<br>
<br>
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兩百次的實行。(理論上大約是)<br>
<br>
1.把減重融入自己的生活,成為一種習慣。<br>
<br>
2.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勿短視近利。<br>
<br>
3.努力蒐集資訊,時時調整自己的計畫。 <br>
<br>
<br>
<br>
再來,小啾點出幾個方向:<br>
<br>
1.至少要會簡單的熱量計算<br>
<br>
2.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br>
<br>
3.學會飲食調配與控制<br>
<br>
<br>
<br>
(五)熱量計算<br>
<br>
首先,先算出一個人一天所需的熱量。<br>
<br>
《作者》cafeage<br>
T.熱量需求=A.基礎代謝率+B.活動量+C.食物產熱效應<br>
<br>
A.基礎代謝率(REE or BMR):體重x代謝率x24<br>
<br>
一. 簡易法<br>
<br>
男性:1 Kcal/hr/kg<br>
女性;0.9 Kcal/hr/kg<br>
<br>
B.活動量評估:REE (BMR) x 加成因數﹙%﹚ / 100<br>
-------------------------------------------------<br>
活動類型與對應活動指數:<br>
靜態 輕度 中度 重度 極重<br>
20-30% 30-45% 45-65% 65-90% 90-120%<br>
<br>
C.食物產熱效效應=(基礎代謝率+活動量) x 10%<br>
<br>
※以一個50kg活動指數30%的女生為例<br>
<br>
基礎代謝率= 0.9 * 24 * 50 = 1080<br>
活動量=1080 * 0.3 = 324<br>
基礎代謝率+活動量= 1404<br>
食物產熱效應=140<br>
<br>
--> 總熱量=1080+324+140=1544 Kcal<br>
<br>
<br>
算出一天所需的熱量後,一般來說,<br>
<br>
<br>
都會將熱量控制在每天攝入1200~1500卡。<br>
<br>
攝取熱量過低,會使代謝降低,導致脂肪囤積。<br>
<br>
假設一個人一天所需熱量1900卡,但一天攝入1200卡。<br>
<br>
減重一公斤需消耗7700卡,因此7700/(1900-1200)=11(天)<br>
<br>
理論上來說,這樣的飲食控制可以在11天瘦下一公斤。<br>
<br>
大家可以這樣去類推,不過這是理論。<br>
<br>
<br>
<br>
(六)食物選擇<br>
<br>
前面提到,一個要減重的人一天可以控制在1200卡左右。<br>
<br>
但是,這是在某些原則下為前提。<br>
<br>
一天只吃一餐麥當勞也是一千多卡而以呀....<br>
<br>
<br>
因此,理論告訴我們所該攝取的熱量,食物的選擇就得靠自己。<br>
<br>
以下給幾個飲食的方向原則:<br>
<br>
1.三餐正常或少量多餐。<br>
<br>
2.早餐一定要吃,可以提高身體代謝。<br>
<br>
3.避免加工食物。越精緻,加工越多次的食物,熱量越高。<br>
<br>
因此,吃飯一定比吃麵包來的好。<br>
<br>
4.晚餐份量可以盡量減少,但不要不吃。<br>
<br>
5.高熱量食物如零食、甜食、飲料、油炸等,能不吃就盡量不吃。<br>
<br>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br>
<br>
7.多咀嚼,放慢進食速度。<br>
<br>
8.可採澱粉與蛋白質分食法,晚餐盡量少吃澱粉。<br>
<br>
<br>
9.給自己適度的放縱。別將自己逼的太緊!<br>
<br>
你不可能一輩子都不吃高熱量食物,追求健康不是折磨自己。<br>
<br>
選擇一種你可以長期維持下去的飲食之道即可。<br>
<br>
10. 飲食攝取要均衡,不能不吃澱粉!(很重要)<br>
<br>
什麼都要吃,只是吃的比重多寡不一。<br>
<br>
<br>
<br>
(七)搭配運動<br>
<br>
前面提到飲食,建議吃飽後最好能起來走動走動。<br>
<br>
心態積極又勤勞的人,通常不容易變胖。<br>
<br>
一個懶散又沒什麼動力的人,就比較容易致胖了!<br>
<br>
當我們提到減脂,就一定是搭配有氧運動。<br>
<br>
<br>
常提到的定義是: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一週至少三次,心跳達到130。<br>
<br>
但小啾建議如果是情況比較超過標準者,可改成另一種333。<br>
<br>
每週運動300分鐘,每次至少30分鐘,心跳達到130。<br>
<br>
<br>
在運動前,我不建議大家第一次要多快或是動多久。<br>
<br>
相反的,我希望你們能給自己一段時間..<br>
<br>
在這段時間內,讓自己願意踏到運動場上,養成運動習慣。<br>
<br>
我覺得這比運動多久多激烈,都還要來的重要!<br>
<br>
只要你能將運動融入生活裡,我相信你已成功了一大步!<br>
<br>
<br>
推薦的有氧運動:<br>
<br>
慢跑、快走、游泳、騎腳踏車、有氧舞蹈....etc。<br>
<br>
<br>
找出你可以接受長期繼續下去的運動,並去了解他的風險。<br>
<br>
準備好所有的安全措施,再繼續你的運動生活。<br>
<br>
更甚的,兩三個月就算一種運動也是一種更好的方式。<br>
<br>
多蒐集資訊,能讓自己更正確更安全的達到目標。<br>
<br>
(八)只要你願意開始,永遠不嫌遲。<br><a href="telnet://ptt.cc" target="_blan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