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如果能注意這幾點,和子女的溝通可以說已經成功了一半?


naoki232 2011-1-2 21:49

如果能注意這幾點,和子女的溝通可以說已經成功了一半?

<font size="2">△認識孩子的改變:</font><br />
<br />
<font size="2">當我們遇見十多年不見的老友,最中聽的一句話是:「你還是老樣子,沒改變。」是的,十多年對父母來說,改變不大,因為我們成長的速度已經緩慢下來﹔但是對孩子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只要幾個月不見,朋友就會說:「哇,又長高了!」孩子不但外表在變,內心也在改變,所以父母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式來對待他們。<br />
<br />
△接納孩子的特性:</font><br />
<br />
<font size="2">父母都很清楚,沒有兩個孩子長得完全一樣或是個性相同,但是我們卻常忘記孩子有他特殊的地方,而希望老大像老二一樣隨和,老二像老大一樣聰明。只有當我們真正接納孩子的特性,不拿他跟任何人相比時,我們跟孩子的溝通才能順遂。<br />
<br />
△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精神來跟孩子交往:</font><br />
<br />
<font size="2">孩子的行為可能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我們如果認定孩子的行為意思是怎樣,然後根據這樣的「認定」一成不變來作反應,就很容易變成一個主觀的、難以溝通的父母。相反的,如果能把自己的認定看成僅僅是一種假設,再從孩子身上小心求證我們的認定正確與否﹔當假設錯誤時願意修正,這樣自然可以減少對孩子行為錯誤的解釋﹔而我們也就是有彈性、容易相處的父母了。<br />
<br />
△處理自己的情緒:</font><br />
<br />
<font size="2">情緒人人皆有,處理的方式各人不一樣。孩子在身邊,最容易成為我們的出氣筒。做父母的要學會先處理自己的情緒,再來面對孩子。情緒當頭,絕對不是一個溝通的好時刻,等心平氣和再溝通,比較妥當。<br />
<br />
△放手讓孩子去:</font><br />
<br />
<font size="2">俗云「兒孫自有而孫福」,做父母的要學習像放風箏一樣,放手讓孩子去闖。孩子跌倒了自會爬起來,這一條路走不通,自會換另外一條。以這樣開闊的心胸來面對孩子,即使對孩子有期望,也不至於形成沈重的負荷。<br />
</font><br />
<br />
<br />
<font size="2"> <br />
<br />
溝通的技巧<br />
<br />
如果說上面所提的原則是為親子之間所搭的橋奠基,那麼我們還需要一些具體的溝通技巧來做橋面。如此,親子之間的溝通才能暢通無阻。<br />
<br />
1.客觀地描述孩子行為,不加任何批判:比較左邊所列上下兩句評語,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那些是客觀地描述孩子的行為,那些是帶有主觀判斷的色彩。<br />
<br />
「你的臉很髒。」-「你是一個髒孩子。」<br />
「你的字寫得不工整。」-「你根本不用心寫字。」<br />
「你不想做功課。」-「你存心偷懶。」<br />
「你這題算錯了。」-「連這題也算錯,真笨!」<br />
<br />
一個人被評斷時,最自然的反應是防衛:<br />
「你才髒!」「我不笨,你才笨。」<br />
<br />
孩子如果不會產生這一類的反應,他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失去志氣,甚至自暴自棄。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非常小心,不要隨便評斷孩子的行為。只要客觀地加以描述,孩子自然會加以調整、改進。<br />
<br />
2.用「我……」做開頭來描述自己的情緒,而不用「你……」來挑剔對方:<br />
<br />
有一個媽媽,有要事想出門,她把孩子安排在孩子外婆家。孩子穿鞋時好奇地問:「媽媽,你要去哪裡呀?」做母親的一方面心急,一方面心煩,就回答說:「你管我那麼多幹嘛?每次我出門你都要管……」其實她很可以說:「我現在趕時間不能詳細告訴你。」或說:「我不喜歡你問東問西的。」而不必責怪孩子。這樣就不會讓孩子感到自討沒趣,不想跟媽媽說話了。<br />
<br />
3. 用問答的方式來清楚孩子的用意:<br />
<br />
「你的意思是這樣嗎?」「你是希望我買這玩具給你嗎?」「你很不想練琴,是嗎?」你累了,需要休息,對不對?」先弄清楚孩子的意思,再來反應,也不遲呀!<br />
<br />
4. 完整地表達自己:<br />
<br />
有一位父親,對孩子說:「水桶在那邊!」意思是要叫孩子拿過來。但是他沒把下面那句話說出來。孩子還楞在那邊不知要做什麼時,父親的斥喝馬上來臨:「還不快給我拿過來!」這位父親並未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卻責怪孩子沒有聽懂。他認為孩子應該明白他的意思,這是父親的無心之過。我們若不注意,也常會犯這樣的毛病。其實只要多加一句話,就能把意思說清楚。完整地表達自己,是我們需要學習的。<br />
<br />
寫到這裡,我們真是覺得父母難為。有人曾說,父母難為,便希望子女多多體諒父母。的確,子女應該多多體諒父母,但是在親子溝通這件事上,我個人還是覺得應該由父母主動伸出手來,搆到子女那邊去,來和孩子溝通。父母有這樣的心,加上技巧的磨練,就不怕親子無法溝通了。</font>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果能注意這幾點,和子女的溝通可以說已經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