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81620 2010-10-20 10:05
重溫聶魯達
最近有一部關於聶魯達和一位義大利小島郵差間動人情誼的電影《郵差》( Il Postino)發行上市,不但獲得了多項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也重新掀起了人們對這位二十世紀大詩人的懷念和興趣。唱片公司出版的電影原聲帶裡,還特別加進了十四首聶魯達的詩,找到了像史汀、瑪丹娜、茱莉亞羅勃茲、安迪賈西亞……這些據說也是狂熱的「聶魯達迷」的名影歌星來朗誦。<br />
<br />
聶魯達(Pablo Neruda)於一九O四年生於智利中部盛產葡萄的帕拉爾,成長於智利南部偏遠的泰穆科小鎮。父親是鐵路工人,母親在生下他一個月後死於肺結核,聶魯達最親密的童年伴侶是樹木、野花、甲蟲、鳥、蜘蛛。十歲左右,他寫出了最早的一首詩;十七歲到聖地牙哥讀大學,初入城市的內心衝擊給了他更多的創作激素;一九二三年,處女詩集《黃昏之書》出版。一九二四年,《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出版,奠定了他在詩壇的地位。在這本寫青年心路歷程的詩集裡,聶魯達把女人融入自然界,變形成為泥土、霧氣、露水、海浪,企圖藉自然和生命的活力來對抗僵死的城市生活,企圖透過愛情來表達對心靈溝通的渴望,雖然愛情有時亦相當遙遠。電影原聲帶裡即收錄了其中三首:<br />
<br />
<font color="Red">挨近薄暮,我把憂傷的網<br />
撒向你海洋般的眼睛。<br />
<br />
那兒,在最高的篝火上我的孤獨<br />
燃燒蔓延,溺者一般揮動臂膀。<br />
<br />
我向你茫然的眼睛發出紅色訊號<br />
你的眼睛湧動如燈塔四周的海水。<br />
<br />
遙遠的女人,你只守望黑暗,<br />
你的目光中不時浮現恐懼的海岸。<br />
<br />
挨近薄暮,我把憂傷的網<br />
撒向那拍擊你汪洋之眼的大海。<br />
<br />
夜鳥啄食初現的星群<br />
星光閃爍如愛戀著你的我的靈魂。<br />
<br />
黑夜騎著陰暗的馬奔馳<br />
把藍色的花穗灑遍原野。<br />
——〈挨近薄暮〉</font><br />
<br />
一九二七年,聶魯達被任命為駐仰光領事,此後五年都在東方度過,語言的隔閡、文化的差距、剝削和貧窮的異國現象,促使孤寂的他寫下了《地上的居住》一、二部中的詩篇,詩中呈現出無法溝通、逐漸崩解、歸返渾沌的可怖世界。儘管詩人企圖為個人歸屬定位,但灰色的基調主導著全書。 <br />
<br />
一九三六年,西班牙內戰爆發,任駐馬德里的聶魯達詩風有了明顯的改變,由個人情感的記載衍變成群體的活動。「當第一顆子彈射中西班牙的六弦琴,流出來的不是音樂,而是血。人類苦難的街道湧出恨和血,我的詩歌像幽靈一樣頓然停步。從此,我的道路和每個人的道路會合了。忽然,我看到自己從孤獨的南方走向北方——老百姓,我要拿自己謙卑的詩當做他們的劍和手帕,去抹乾他們悲痛的汗水,讓他們得到爭取麵包的武器。┘他認為詩歌當為平民作,他要工人、農人,最卑微的男男女女都能看懂他的詩。一九四七年出版的《地上的居住》第三部,以及一九五0年出版的《一般之歌》即是這種「詩歌大眾化」理念的實踐。《一般之歌》長達一萬五千行,共十五章,涵蓋了美洲的草木鳥獸誌,古老文化的探索,歷史上的征服者、壓迫者和人民鬥士,美洲地理誌,智利的工人、農人,美國林肯精神的呼喚……這些子題和詩人自傳式的敘述互為經緯,交織成一部龐大的史詩。<br />
<br />
一九五四年,《元素頌》出版。在這本詩集裡,聶魯達不再採用禮儀式、演說式的語言,而用清新又簡短的詩行,使得一首詩自然得像一首歌謠。他禮讚日常生活的諸多事物:書本、木頭、番茄、短襪、字典、集郵冊、腳踏車、鹽、地上的栗子、鄉間的戲院、市場上的鮪魚、海鷗、夏天…… ,他歌頌最根本的生命元素,他歌頌愛、自然、生命,甚至悲傷:<br />
<br />
<font color="Red">悲傷,有七隻跛腳的<br />
聖甲蟲,<br />
蜘蛛網之蛋,<br />
頭破血流的老鼠,<br />
母狗的骸骨:<br />
禁止進入。<br />
不要進來。<br />
滾開。<br />
帶著你的雨傘滾回<br />
南方去,<br />
帶著你的蛇牙滾回<br />
北方去。<br />
有一個詩人住在這裡。<br />
沒有悲傷可以<br />
越過這個門檻。<br />
穿過這些窗戶<br />
進來的是世界的呼吸,<br />
鮮紅的玫瑰,<br />
繡著人民勝利的<br />
旗幟。<br />
不准。<br />
不准進來。<br />
拍掉<br />
你蝙蝠的翅膀,<br />
我要踐踏從你斗篷<br />
落下的羽毛,<br />
我要把你屍體的<br />
片片塊塊<br />
掃到風的四個角落,<br />
我要擰你的脖子,<br />
我要縫死你的眼皮,<br />
我要織你的屍衣,<br />
並且,啊悲傷,把你齧齒類的<br />
骨頭埋葬在蘋果樹的春天下。<br />
——〈悲傷頌〉</font><br />
<br />
聶魯達說:「我喜歡變換語調,找出所有可能的聲音,追求每一種顏色,並且尋找任何可能的生命力量……當我探向越卑微的事物和題材時,我的詩就越明晰而快樂。」這些詩作體現了他拒斥理性歸納,及「對世界做肉體的吸收」的詩的理念,也印證了他在一九七一年諾貝爾獎得獎致答辭中所說的:「最好的詩人就是給我們日常麵包的詩人。」<br />
<br />
一九五五年,聶魯達娶烏魯齊雅為妻;一九五九年出版《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獻給妻子。電影原聲帶裡朗誦的詩即以此集的兩首詩為始末:<br />
<br />
<font color="Red">而今你屬於我。在我夢中倚夢而憩。<br />
愛與痛苦與工作現在都該安眠了。<br />
夜轉動它隱形的輪軸,<br />
你在我的身旁純淨一如熟睡的琥珀。<br />
<br />
親愛的,沒有別人會在我夢中安睡。你將離去,<br />
我們將一同離去,跨過時間的海洋。<br />
沒有人會伴我穿行過陰影,<br />
除了你,萬年青,永恆的太陽,永恆的月亮。<br />
<br />
你的手已經張開細巧的拳<br />
並且讓輕柔漂浮的手勢淡去,<br />
你的雙眼緊閉像兩只灰色的羽翼,我跟隨<br />
<br />
在後,任由你帶動起來的摺疊的浪將我<br />
帶走。夜晚,世界,風抽紡它們的命運。<br />
沒有了你,我只是你的夢,只是這樣,不過如此。</font><br />
<br />
之後,聶魯達的詩又經歷另一次蛻變。他把觸角伸入自然、海洋,像倦遊的浪子,他尋求歇腳的地方,企圖和自然世界達成某種宗教式的契合,《智利之石》、《典禮之歌》、《黑島的回憶》、《鳥之書》、《船歌》、《白日的手》和《世界的末端》等詩集相繼出版。在這些六十年代的詩作裡,聶魯達探尋自然的神秘,從一石一木中汲取奇異神聖的靈感。他以為一塊石頭不僅僅供人建築之用,它是神秘、空靈的物質,述說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宇宙。他不想為事物定名;他希望世界萬物能夠融合為一,重新創造出更新的生命。<br />
<br />
一九七三年,當他臥病黑島時智利內亂的火燄正熾烈。九月二十三日,聶魯達去世,他在聖地牙哥的家被暴民闖入,許多書籍、文件被無情地摧毀。<br />
<br />
聶魯達死後,八本詩集陸續出版:《海與鈴》(1973),《分離的玫瑰》(1973),《冬日花園》(1974),《黃色的心》(1974),《二OOO》(1974),《疑問集》(1974),《哀歌》(1974)以及《精選的缺陷》(1974)。在這些晚年的詩作裡,我們看到了兩個聶魯達:一個是五十年代情感豐沛、積極樂觀的聶魯達,用充滿自信的宏亮聲音對我們說話;另一個是充分感知生命將盡的「夕陽下的老人」,對孤寂、時間發出喟歎,並且企圖攔阻歷史的洪流以及生命流逝的軌跡。從詩集《在我們心中的西班牙》(1938)以來,即不斷發出怒吼、譴責前輩詩人只知耽溺於自我的這位民眾詩人,如今也讓他的詩迎向親密的自我,迎向沈默的孤獨,迎向神秘之浪不可思議的拍擊。這是一項回歸,終極的回歸,回到老家,回到自我的老屋:<br />
<br />
<font color="Red">有一個人回到自我,像回到一間<br />
有鐵釘和裂縫的老屋,是的<br />
回到厭倦了自我的自我,<br />
彷彿厭倦一套千瘡百孔的破舊衣服,<br />
企圖裸身行走於雨中,<br />
有一個人想讓潔淨的水,自然的風<br />
淋透全身,卻只再度<br />
回到自我的坑井,<br />
那古老、瑣屑的困惑:<br />
我真的存在嗎?知道該說什麼,<br />
該付,該欠或該發現什麼嗎?<br />
——彷彿我有多重要<br />
以致世界連同其植物之名,<br />
在它四周黑牆的競技場裡,<br />
除了接納我或不接納我別無選擇。<br />
——〈回到自我〉</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