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sai 2012-8-24 10:23
慈悲喜捨
<font face="標楷體"><font size="4"><font color="Green">悲即是同情心。能互相寬諒、容忍,表現一份寬心、愛心,即是悲心;人生最幸福的就是能寬容和悲憫一切眾生的人。 <br>
<br>
沒有數字的代價極為〔無量〕。不辭勞苦的付出便是〔大慈悲〕。付出勞力服務,又服務的很歡喜便叫〔喜捨〕。 <br>
<br>
慈悲喜捨這四個字,分開來說,慈喜是予樂,是教富;而悲捨是拔苦、是救貧。 <br>
<br>
慈就是愛,是清淨的愛。〔無緣大慈〕,是指沒有污染的愛:他與我雖然無緣無故,而我卻能愛他;愛的他快樂,我也沒煩惱。這就是最大最清淨的愛。 <br>
<br>
眾生與我們無緣無故,他的苦就是我的苦,他的痛就是我的痛。苦在他的身,憂在我的心;傷在他的身,痛在我的心。這就是〔同體大悲〕。 <br>
<br>
要慈眼視眾生。要把無形化作有形,把理論化成行動;要時時刻刻拿出一分〔我們不去救他,誰去救他〕的大慈大悲的濟助精神;能如此,塵世亦可成淨土。 <br>
<br>
慈悲是救世的泉源,但無智不成大悲,有了智慧才能發揮無窮的毅力與慈悲。如此一符合佛法中的〔悲智雙運〕。 <br>
<br>
真正的妙法是以智慧流露出來的,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動的。 <br>
<br>
佛陀講慈悲,是以愛心仁德為體,以誠正和睦為用。 <br>
<br>
能救人的人就叫做菩薩。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薩。 <br>
<br>
菩薩精神是永遠融入眾生的精神。要讓菩薩精神永遠存在這個世界,不能只有理論,也要有實質的表現。慈悲與願力是理論,服務眾生的工作就是實質的表達,我們要把無形的慈悲化為堅固的永遠的工作。 <br>
<br>
把慈悲形象化,付之具體的行動。 </font></font></font><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