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歷史上最負盛名照片


kingdomoo 2012-8-3 15:34

歷史上最負盛名照片

<font size="3"><strong><font color="#ffa500">1.《刺殺甘迺迪的兇手被槍殺》<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font></strong> <br />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br />
「奧斯瓦爾德出現了。我舉起照相機,察覺到有人從人群中擠出來。他向前邁了三步。我按下快門。我直到聽到了槍響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當人們向魯比撲過去時我照了另一張照片。可是閃光燈不起作用,又來不及充電。我一直為第一張照片感到擔心。我有沒有過早地按下快門?差不多過了兩個小時我才能夠從監獄裡下班回辦公室去把照片洗出來。快門沒有按得過早。」 <br />
<br />
<strong><strong><font color="orange">2. 《拿手榴彈的小男孩</font></strong>》</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br />
阿伯斯的風格是一種幻想世界和意識形態世界的不和諧。正如這幅照片中陽光明媚的公園和兩棵梨樹之間, 以及優美的景緻和小孩子明顯的恐怖而帶點殘暴的表情。<br />
<br />
<strong><strong><font color="orange">3.《被打撈的小貓》</font></strong></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br />
這並不是一鍋小貓靚湯。8周大的貓咪呼嚕嚕太想知道主人的晚餐是什麼了, 它圍者著麵湯鍋打轉,直到一頭載了進去…… <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4. 《槍》</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nbsp; &nbsp;<br />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 <br />
在紐約105街區, 一個小流氓將槍直指攝影家的鏡頭。「他只有11歲,卻學會了一切猙獰。」克萊因回憶說:「當然,他手裡是一把假槍,他正玩的也不過是美國孩子街頭巷尾慣玩的遊戲。但在我看,這一瞬間早已不再是兒童的遊戲。」<br />
<br />
<font color="orange"><strong>5. 《最著名的吻》</strong></font><br />
&nbsp;&nbsp;<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這是有關接吻的著名照片中最早的一張。面對這張在公共場合搶拍的照片,今天的人們可能會想到肖像權,隱私權這樣的字眼,實際上它的確引發了一場肖像權的官司。但這並沒能阻擋它在全世界流傳。<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6. 《她叫瑪格麗特馬瑟》</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6_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nbsp; &nbsp;<br />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 <br />
這幅坐姿人體使韋斯頓的人體攝影達到巔峰狀態, 也是人體攝影最偉大的經典之一,並由此產生了一系列抽象的人體藝術。<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7. 《奧馬伊拉的痛苦》</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1985年11月13日, 哥倫比亞魯伊斯火山突然爆發,山上的積雪融化後夾雜著泥石流順坡而下,幾乎吞沒了附近的阿麥羅鎮,造成了毀滅性的災難。 火山爆發後的第三天,美聯社的法籍攝影記者富蘭克福尼爾趕到現場採訪。在現場發現一個叫奧馬伊拉的12歲小姑娘被兩座房脊卡在中間不能自拔,她的脊椎已被砸傷,儘管福尼爾曾經當過外科醫生,但此時也無能為力。只有在他拍下小姑娘那美麗而堅強的面孔的同時,不時同她交談。希望增強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 待救護人員趕到時,她已在泥漿裡浸泡了60個小時了。雖然小姑娘接受了治療,但還是死了。 福尼爾從始至終守候在奧馬伊拉身邊,一直拍到小姑娘下葬的最後一個鏡頭。 翌年這組照片獲第29屆WPP突發新聞系列一等獎,其中充分表現小姑娘橫遭滅頂之災時仍能保持神情鎮定自若的這張被評為1985年年度最佳新聞照片。<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8. 《鄉村醫生》</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8_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1948年,史密斯被《生活》雜誌派往科羅拉多州的克瑞米林拍一個工作中的醫生。這次克瑞米林之行也促成了史密斯第一本攝影作品集的誕生。史密斯曾經作為戰地攝影記者隨美國空軍來到了太平洋戰爭的戰場。但最終,由於他的成果不受編輯的肯定,史密斯被子辭退。 他認為如果使用得當,攝影將「促進改良和理解的偉大力量」,他認為實事攝影不在於事先如何安排,更重要的是其內容含能被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讀者所領悟。就像這位抽著煙,端著幾乎末碰的咖啡的傑瑞亞尼醫生那樣,史密斯也在捕捉著此際和下一時刻之間的人生的感覺。<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9. 《陷阱》</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br />
一個溜狗的老人突然停下來進入了攝影家設計的「圈套」… <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10. 《陷阱前奏》</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1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br />
畫家為他穿著大衣的女友畫一幅裸畫, 這是在塞納河畔由攝影師精心安排的一個「圈套」,最初的目的不過是想看看周圍的人對此有何反應。 <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11. 《畢加索》</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1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請看這塊麵包, 這是麵包師出的主意。它們只有四個手指,這也是它們被命名為畢加索的原因。」畢加索如此對杜瓦諾斯說道 <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12. 《鐵路邊的商店》</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1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阿拉巴馬州的一個鐵路邊的商店,再現了美國30年代鄉村富有的一面:種類繁多的瓜果和魚,以及穿戴整齊的商店老闆。不過很快的,美國經濟就進入了大蕭條期。這也是這張照片被人追憶的原因。<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13. 《旋轉的溫達》</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13_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這張照片是杜瓦諾斯1953年在一條大街上拍的。這期間,他拍攝大量溫達的照片。溫達在她父母的馬戲團工作,實際上她是一個脫衣舞表演者,被稱作「激情的蝸牛」。對「溫達」的著迷來源於她的表演所帶來的強烈對比:表演場裡黑乎乎的,條件極其簡陋,連街頭苦力都可以進去看她的表演。外面則十分明亮。這明確地顯示了公共場所和隱秘場所的對比。 <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14. 《碎鏡》</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1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鏡子打碎了, 兩個孩子在拾碎片,其它的孩子則默默看著,像犯了錯的大人們那樣惶恐。與此同時,另外的世界則依然各自奔忙,這是1981年出版的《觀察的方式》一書,68張系列街頭攝影中的第14張,也是作者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15. 《小大人》</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1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照片中三位美國女孩在西班牙塞維爾某條小巷交談。這張照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了美國銷售第二的明信片。<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16. 《溫斯頓.丘吉爾》</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1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關於這張照片的軼事是這樣的:<br />
1941年1月27日, 剛開完會的丘吉爾來到唐寧街10號的一個小隔間拍攝幾張表現堅毅剛強的照片。然而,抽著雪茄的丘吉爾顯得過於輕鬆,跟卡特所設想的領導神韻不符,於是卡特走上前去,把雪茄從這位領袖的嘴裡拿開,丘吉爾吃了一驚,他被卡特的舉動激怒了。就在他怒視卡特的一x那,卡特按下了快門。這張照片在世界廣為流傳,成為丘吉爾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張。 <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17. 《撤退》</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1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br />
這是在撤退中的美國的海軍陸戰隊士兵, 鄧肯別具匠心,真切的表現了當時極度的寒冷。1950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朝鮮作戰,冬季來臨之前戰況一直不錯。當時麥克阿瑟將軍的部隊以為他們會順利推進到朝鮮北部,都意想不到地受到阻礙。史密斯將軍的話使他們的失利更加出名:「Withdraw?..........!We go aheaad to the wrong drection!」 <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18. 《裸跑者》</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18.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br />
在1975年英聯邦橄欖球決賽上,包括伊利莎白女王在內的英國政要聚集在主席台上。這個體型優美的裸跑者-澳大利亞會計師米歇爾.奧.布瑞恩正跑過球場的看台前。據報導,面對這個尷尬場面,女王差點暈過去。後來,布瑞恩以「有傷風化罪」被判三個月監禁。<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19. 《布列松習作》</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1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br />
這張照片的題材並不重大,但卻是布列松的一幅膾炙人口的名作。表現一個男孩:兩隻手裡,各抱一個大酒瓶,躊躇滿志的走回家去,好像完成了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照片中的人物,情緒十分自然真實。<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20. 《饑餓的蘇丹》 </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2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這張照片是凱文卡特, 贏得九四年普立茲新聞特寫攝影獎的作品。那是一個蘇丹女童,即將餓斃跪倒在地,而兀鷹正在女孩後方不遠處,虎視眈眈,等候獵食女孩的畫面。這張震撼世人的照片,引來諸多批判與質疑。當人們紛紛打聽小女孩的下落,遺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聞專業者的角色,按下快門,然後,趕走兀鷹,看著小女孩離去。 在他獲頒這一生最高的榮譽兩個月之後,卡特自殺身亡。道德良心上的遣責,可能是卡特無奈結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在我們周圍,正有無數這樣的圖像在形成、在發生,你我是否也僅止於按下人生鏡頭的快門,然後,漠然地擦肩而過? <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21. 《瑪麗蓮.夢露》</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2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此照之所攝, 是60年代美國好萊塢著名女明星瑪麗蓮.夢露。雖然布列松是在夢露不經意時抓拍了此照,但從這一凝固的瞬間裡,還是抓住了模特的天生麗質和嫻雅風度。<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22. 《苦難的眼睛》</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2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後採訪了中國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這張愁容滿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買米的隊伍中抓拍下來的。照片揭示了中國人民的悲慘和苦難。 布列松是一位善於思考的攝影家。著名的美國雜誌攝影家協會主席B.格林曾說:「看上去,布列松的攝影好像是漫不經心隨手拈來。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23. 《你先請》</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2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貓米Terry和狗Tomson正在決定誰先下嘴。金花鼠Jim萬萬沒有想到,主人剛離開家自己就要變成這兩個「朋友」的晚餐。它們三個都是Mark家喂養的寵物。在主人面前,它們似乎是親密無間的夥伴 <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24. 《時代廣場的勝利日》</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2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當二戰結束的消息傳到紐約的時代廣場,一位 狂喜的 海軍士兵 摟過正在身旁的陌生護士熱烈地吻著她。照片出現 於《Times》雜誌, 是反映戰爭結束後人們輕鬆歡樂心情的優秀作品。40年後,伊森斯塔特在報上刊登尋人啟事找到了當年的這兩位照片中的男女,他們已成了子孫滿堂的爺爺和奶奶。<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25. &lt;&lt;阿富汗少女&gt;&gt;</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2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17年前(左),「阿富汗少女」古拉充滿力量的眼神讓世界為之著迷;17年後(右),古拉的眼眸依然充滿著抗爭精神。<br />
<br />
<br />
1984年,美國攝影家史蒂夫·馬科裡在一個難民營拍下了一位阿富汗女孩的肖像;次年6月,《國家地理》雜誌選用這張照片作封面。如今這張照片已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新聞照片之一,被無數次印在報刊、海報和貴重的地毯上,甚至被人當作文身的圖案。馬科裡說:「19年來,我每天都能接到來信、電子郵件或者電話,總有人想給她捐錢,或者想收養她,甚至還有許多男人來信是想找到她並娶她為妻!」 《國家地理》雜誌的主編威廉·艾倫說:「可以肯定的是,這張封面圖片中的人物是我們雜誌社迄今為止所使用過的最令人難忘的一個圖片人物。我曾自問過數百次,圖片中的那個綠眼睛女孩現在過得如何?」 遺憾的是馬科裡沒有記下女孩的名字。2003年,馬科裡和《國家地理》雜誌再赴阿富汗,查找女孩的下落。幾經周折之後,這個名叫沙巴特·古拉的女孩終於被找到。古拉也立刻認出了馬科裡,她生命中只拍過一次照,而她自己並沒看到這張廣為人知的照片。她老了許多,貧窮而不幸,蘇阿戰爭令她失去了雙親和一個孩子,現在是一個面包師的妻子和三個女孩的母親。在得到丈夫的同意後,古拉除下面紗,讓馬科裡再次為她拍照。《國家地理》儘可能從物資上幫助她,還資助了她和七名家人去麥加朝聖——這是她的最大夢想。 照片最讓人難忘的是女孩清澈而驚恐的眼神。馬科裡承認自己最初就是被女孩的眼神打動的,他說:「她好像在承受著驚人的困苦。女孩的雙親被戰爭吞噬。她那極具穿透力的眼神,震驚中隱含著憂傷和恐懼……」 《美國攝影》雜誌總編戴維·舍瑙爾評論說:「你無法一下子讀懂她目光中的深意。她害怕嗎?憤怒嗎?絕望嗎?還是對自己的美麗非常自信?每次你看這張照片的時候,你讀出的意思絕對不一樣。任何一張能永世流傳的照片都應該是這樣!」 一張盯著你的肖像照片和一幅自然風光是不同的,前者令我們失衡,驚慌失措。法國文化批評家羅蘭·巴特寫了本《暗室》的書談攝影,他說:「如果眼神堅持不變(尤其是,如果眼神持續著並通過攝影穿越時間),它就總有一種潛在的瘋狂因素。」這裡說的瘋狂,我理解為非理性的震撼,是藝術直指人心的最偉大力量。<br />
<br />
26.<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2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1972年6月8日,越南戰爭已接近尾聲。久戰不勝的美國軍隊已經變得歇斯底里,對著平民村莊和赤手空拳的百姓狂轟濫炸。照片拍攝的是一群孩子被從天而降的燃燒彈嚇壞了而四處奔跑的情景,特別是中間那個小姑娘因為身上的衣服被燒著,不得不赤身露體地在路上奔跑。這個形象十分鮮明地展示了皮肉的痛苦與精神上的極度恐懼。這個形象撕扯著每一個富有正義感、同情心的讀者的心。<br />
<br />
這幅照片很快就被刊登在美國《紐約時報》的頭版上,一下子成了轟動一時的話題。這幅照片逼真地揭露了戰爭的殘酷性,顯示了戰爭對人類靈與肉的深重傷害。美國人早已被這場遠離美國而無休止的戰爭弄得漠然麻木了,但這幅照片重又喚醒了他們的良知,於是一場反戰的浪潮重又興起。不久,越戰宣告結束,人們說,是這幅照片促使越戰提前半年結束。1973年,這幅照片榮獲美國普利策獎,同年,在荷蘭世界新聞攝影比賽中又被評為年度最佳照片。<br />
<br />
照片中的小姑娘名叫潘金淑,當年9歲。照片成名之後,她成了新聞攝影跟蹤的人物。成年後,她移居美國,被聯合國任命為和平大使奔走世界各地,以自己的經歷講述和平的意義。1996年,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背部還留有當年燒傷的疤痕。<br />
<br />
27.<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2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非洲少雨,連年乾旱,成千上萬的人民在飢餓中、在瘟疫中備受折磨而走向死亡。許多記者在那裡拍攝的鏡頭觸目驚心,令人不寒而慄。這幅作品很有代表性。記者前去採訪旱情十分嚴重的烏干達,深深地為那裡經受的苦難而感動。他沒有一般化地去拍攝面黃肌瘦的災民,也沒有去拍攝寸草不生的乾裂土地,而是拍攝了一個對比強烈的鏡頭——豐潤的大白手和枯瘦的小黑手,從而表達出自己對於乾旱惡果的強烈感受和向社會呼籲的熱望。作者大膽的畫面剪裁,捨棄了對比以外的一切東西,而使人們的視覺感覺強烈而集中,強化了照片的視覺衝擊力,使乾旱帶來的深重苦難在無言中得到充分展示。<br />
新聞報導攝影以瞬間紀實為使命為優勢,然而,在拍攝的一瞬間,又能以恰當的構圖、生動的形象衝擊人們的視覺,震撼人們的心靈,則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br />
<br />
28.<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28.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1937年5月,德國「興登堡」號飛艇順利飛躍大西洋,正要在美國新澤西州萊克赫斯特基地著陸時,因撞擊建築物而爆炸起火。這一災難是人類的悲劇,更使德國國家尊嚴嚴重受損。因為在20世紀20年代,飛艇曾經是一種力量的象徵。它意味著將來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駕馭天空。30年代,由於飛艇的成功,德國人曾經認為未來的天空將是他們的舞台,就像英國人從前稱霸海洋那樣。「興登堡」號是飛艇中最好的一隻,然而卻如此慘敗。當時,這一事件被22架電影攝影機和許多攝影師拍攝下來。因為大家早就架好設備,對準天空,要拍攝它成功著陸的鏡頭,卻未曾料到拍下這一令人膽顫心驚的一幕。<br />
<br />
29.<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2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作者是《波士頓先驅美國人報》記者,聽到火警後,他連忙開車趕到現場。一邊朝火場跑,一邊把攜帶的兩台相機調好光圈和快門,同時觀察著著火房屋的情況。緊張中,一名消防隊員正跨到太平梯上,想幫助已經站在太平梯上等待救援的兩個女孩——19歲的黛安娜和3歲的蒂亞娜。<br />
<br />
作者用鏡頭密切地注意每一個下落的東西,沒想到卻拍攝到了這樁慘劇的全過程。第二天,這組照片見報後,波士頓居民大為震驚。人們被激怒了,強烈要求當局採取措施,檢修這些不太平的太平梯。波士頓政府在24小時之內對全城的樓房進行了檢修,以使人們的生命得到可靠的保障。<br />
<br />
這組照片榮獲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照片獎。其中這一幅在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年度賽中被評為最佳新聞照片。<br />
<br />
30.美國 洛高.莫洛比托 1967年<br />
事情發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7月17日早晨,電線工人蘭度.贊比安到傑克遜維爾市進行例行檢查時,碰到了一根活的高壓線,立刻被電擊得不省人事。在附近工作的工人馬上跑過來搶救。畫面上是最先跑過來爬上電線杆的工人湯普遜。他發現贊比安已經窒息,馬上用口對口的方法進行人工呼吸搶救。隨後的工人上來一起把贊比安救落到地面,送往醫院,終於從死神手裡奪回了贊比安的生命。<br />
<br />
作者洛高.莫洛比托是一名有經驗的記者,當他走在路上時,聽到人們驚慌的叫喊,便馬上跟著跑了過去,觀察事態的發展,最終拍攝到這幅感人至深的照片。第二年,這幅作品獲得了美國普利策大獎。<br />
<br />
31.<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3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二戰結束後日本經濟逐步從廢墟上復甦,發展迅猛。然而隨之而來的工業污染也日益嚴重。由於一家名叫「奇索」的化學工廠不斷向海裡排放含有大量水銀毒素的污水,以致當地漁村許多人得了一種怪病:四肢萎縮,全身痙攣,導致死亡。<br />
<br />
史密斯得知這一情況,決定用照片揭露這種污染環境的罪惡,為受害的人們討回公道。1971年在日本女友的幫助下,他開始到水俁村採訪。在三年半的時間裡,他和漁民住在一起,吃在一起,拍攝了許多真實的鏡頭。廠方為了阻止他採訪,僱用了打手多次襲擊他,以致被打傷住進了醫院。但他「九死不悔,永不妥協」,終於拍攝到了上千幅照片,完成了採訪。他選出175幅出版了一本名叫《水俁》的畫冊,發行量達到三萬冊。這個專題不僅轟動了日本,也轟動了全世界,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對環境保護問題的高度重視。他的這些作品,有如喚起人們共同起來保護環境的警鐘。<br />
<br />
32.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3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木偶戲表演] 伊森斯塔特清楚地記得這張照片是當時《生活》雜誌委託他拍攝一個「伊森斯塔特眼中的巴黎」專輯中的一張。「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工作,以為巴黎曾經被許多人攝入他們的鏡頭。後來在帕克得.芝刺索雷斯我發現了一個露天木偶戲表演。許多孩子在懷著驚奇和興奮的心情在觀看表演。我找到一個非常好的角度,接連拍了兩卷膠卷。」當伊森斯塔特92歲時,他承認:「在我有關人的表情的作品中,沒有哪一幅比這張成功。」<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33. &lt;&lt;衝鋒的法國士兵&gt;&gt;</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3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早在1915年底,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雙方一致認定西線戰事將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而當德軍在東線獲得勝利後,就立刻集中兵力向凡爾登大舉進攻。雙方在凡爾登展開了拉鋸戰,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雙方都付出了同樣的代價:法軍傷亡了35萬人,德軍也差不多。照片上衝在最前的法軍士兵永遠地停止在這一刻——永遠地告別了戰場。中彈士兵朝後仰的身體與一群正向前衝鋒的戰士形成了強烈的對比<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34. &lt;&lt;雪下的呼吸&gt;&gt;</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3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1951年1月27日, 朝鮮陽吉的一處雪地中,赫然透出一雙被捆綁的手和一個被呼吸融化的「雪洞」。雪的下面是一具朝鮮平民的屍體。他是被撤退的南朝鮮軍隊開槍打傷然後被折磨其後任其死於雪中。都是朝鮮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畫面構圖簡單,但卻充滿了戰爭的殘酷與悲哀!<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35. &lt;&lt;沖上硫磺島&gt;&gt;</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3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對硫磺島戰役來說,衝鋒則意味著死亡。此時距離整個太平洋戰爭結束只有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br />
但其中的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生命在炮火下失去生命:有美國人也有日本人。照片上的衝鋒的美軍士兵也許還不知道,他們將面臨太平洋上最血腥的一次戰役——硫磺島戰役。到5天後戰役結束時,將有6821名美軍士兵陣亡,19217人受傷。而這一切僅僅是為了這個名為硫磺島的可憐火山灰島,一個長5英里,最寬處只有2英里的島嶼,它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簡直微不足道,但以其距離日本東京不足700英里的原因而使它成為一個軍事地位十分重要的戰略要地。小小的島嶼上,一半是泥土,一半是白骨。<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36. &lt;&lt;戰地記者的最後一張照片&gt;&gt;</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3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1965年10月10日,美聯社記者洪阮邁與他隨行的小分隊一起在水稻田裡臥倒躲避伏擊。在這張照片拍攝後不到10分鐘,洪阮邁的相機與頭顱同時被一顆子彈擊中。 <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37. &lt;&lt;生命終結於七歲那年&gt;&gt;</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3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沒有車禍的發生,他卻死於橫穿斑馬線之時。在1994年11月18日這一天,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7歲的內米.迪渥維奇被暗藏的狙擊手打死,倒在血泊中。照片中兩個聯合國維和人員跑到他身邊,但他們自己也得提防隨時打來的冷槍。<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38. &lt;&lt;二戰結束時代廣場勝利之吻[也稱終戰之吻]延續篇&gt;&gt;</font></strong><br />
<br />
1945年二戰結束時,一名美國海軍士兵在紐約時代廣場前擁吻一位年輕護士的照片一直被視為經典之作。照片女主角、現年87歲的伊迪絲·庫倫·謝恩現身後多年,照片男主角的身份卻一直不為人知。謎底終於解開,82歲的退役軍官喬治·曼多薩正是當年的年輕水兵。<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24_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精彩瞬間成為永遠<br />
  1945年8月14日,紐約街頭和廣場上到處都是慶祝二戰勝利的人群,素不相識的人們彼此擁抱和親吻。伊迪絲回憶道:「一個水兵抓住了我並吻了我,之後,我們就互相走開了。」兩人深情一吻的片刻被攝影師阿爾佛雷德·艾森斯塔德及時捕捉到了,這一瞬間成了美國《生活》雜誌的封面照片。從此這張照片廣為流傳,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譽為「終戰之吻」。<br />
<br />
  兩個年輕人素昧平生<br />
  雜誌出來之後,伊迪絲一眼就認出了封面照片上的那名女子就是自己,當時她只有27歲,因「過於害羞」,所以對這個秘密一直秘而不宣。直到1979年,伊迪絲才鼓起勇氣給攝影師阿爾佛雷德寫了一封信,坦承自己就是「終戰之吻」中的女主角。<br />
<br />
  日前87歲的伊迪絲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將我攬在懷中的方式像是踩著舞步,當時我閉上了眼睛,我甚至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我之所以允許他親吻我,是因為他曾在戰場上為我而戰、為這個國家而戰。」<br />
  男主角希望自己被認同<br />
<br />
  今年8月11日,根據這張「終戰之吻」照片製成的彩色雕塑終於在紐約時代廣場展出,為雕塑揭幕的正是當年照片中的女主角伊迪絲。然而男主角的身份卻一直是個謎。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有20多人宣稱自己就是當年照片中的水兵。<br />
<br />
  伊迪絲自己也表示,實在沒有辦法認出哪一位才是當年親吻她的水兵。專家經過3D動畫分析後發現,來自羅得島的喬治·曼多薩才是那位「終戰之吻」的男主角。<br />
  對此,現年82歲的喬治·曼多薩說:「當然,我當時喝了酒,也和大家一樣一起舉杯,慶祝二戰勝利。」他表示,這張照片是終戰的一個偉大象徵,他也希望自己能以其中一員的身份,被世人認同。<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39. 二戰歷史畫面</font></strong><br />
<br />
時光已經流逝60個年頭,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空前浩劫帶給人類的災難,仍然讓今人心悸。二戰期間,軍人、平民死亡人數超過5500萬,參戰國物資總損失達4萬億美元。<br />
<br />
1.&nbsp;&nbsp;1937年8月28日,日軍轟炸上海南站,炸死候車婦孺200多名。廢墟前,一個滿身鮮血的幼兒,因為傷痛、驚恐和失去母親而嚎啕大哭。<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38.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2.&nbsp;&nbsp;奔跑,是這群德軍士兵被定格在膠片上時保持的姿態。這是怎樣一種奔跑?背景是烈焰熊熊的房屋,侵略者或手持長槍,或緊握手榴彈,凌亂的步履踏在燒焦的廢墟上。德軍入侵蘇聯後,實行「焦土政策」,所到之處總是火光衝天,哀聲震地。德國法西斯摧毀了蘇聯1710座城市、7萬多個村莊、3萬多座工廠,物質損失按照1941年價格計算達6790億盧布。<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3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3.&nbsp;&nbsp;殘垣斷壁,空空如也。面對被日軍焚燬的家園,他憤怒地舉起緊握的右拳。日軍在中國燒殺擄掠。僅在山西霍縣,日軍就向根據地掃蕩1025次,燒燬房屋8456間,殺害1204人。由於日軍頻繁大規模的掃蕩、蠶食和殘酷的「三光」政策,1941 年至1942年,敵後抗日根據地人口由1億降到5000萬以下。<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4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4.&nbsp;&nbsp;他斜靠在斷牆上,保持著臨死的姿勢:身體前傾,頭顱低垂,左手攥緊幾根草一樣的東西。他是被活活燒死的,在一個叫奧斯維辛的人間地獄。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的人皮被製成手套或燈罩,頭髮被做成褥墊,假牙上鑲的金子被熔化後存入德國國家銀行,就連身上的脂肪,也被刮下來做成肥皂。蘇聯紅軍攻克這裡時,除了倖存者,還發現了7000公斤頭髮、近1.4萬條人發毛毯……<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4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5.&nbsp;&nbsp;一級級台階上,男女老少,屍橫遍地。許多人枕疊在一起,一些人俯身向下,一些人仰面朝天。他們是為了躲避日軍轟炸,在防空壕裡窒息而死的。 1940年6月28日,86架日本飛機對重慶進行3個多小時大轟炸,造成「重慶防空壕大窒息慘案」。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軍對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共空襲重慶218次,出動飛機9513架次,投彈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4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6.&nbsp;&nbsp;還有什麼樣的手能比這雙更讓人難忘?被日軍進行24小時凍傷實驗後,這雙手嚴重變形,膨脹的手面還殘留著一層寒霜。我們看不見主人公的面龐。這一點不再重要,因為在那段歲月,有這樣一雙手的人很多很多。細菌、毒氣、凍傷,各種慘無人道的人體實驗構成了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的魔鬼史。日軍曾在哈爾濱、長春、北京、南京、廣州等地設立大型細菌戰基地和工廠,並曾在我國20個省進行過細菌戰,死者難計其數。<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4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7.&nbsp;&nbsp;戰爭,不僅給受害國帶來無盡的苦難,也給戰爭發起國的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日本廣島的一位婦女在喂養受傷的嬰兒。嬰兒雙眼緊閉,口含母乳;母親神情呆滯,右頰有一塊核輻射留下的創傷。1945年8月,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遭到美國原子彈轟炸,當時死傷20餘萬人。原子彈爆炸後,有的人內臟被炸出,有的人眼睛被炸出,很多廣島市民在原子彈射線和衝擊波的影響下痛苦地死去。<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4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8.&nbsp;&nbsp;殘垣斷壁間,硝煙瀰漫。在納粹空軍瘋狂的轟炸下,高高聳立的世界第三高教堂——倫敦聖保羅大教堂也難逃厄運:祭壇被炸碎,地下室遭破壞,彩色玻璃被震碎,周邊建築遭嚴重毀壞。二戰期間,許多珍貴文物和建築被毀,博物館、圖書館的典籍文獻遭劫掠,人類文明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和破壞。中國1929年發現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在日軍佔領北京後就不翼而飛,成為至今無法彌補的重大損失。<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4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9.&nbsp;&nbsp;晴朗的天空,白雲朵朵。雜草叢生的荒原上,母親背著孩子和行李,左手拉著幼女,正在艱難地前行。路在何方?家在哪裡?難民,是戰爭的附產品。第二次世界大戰讓多少人流離失所?至今還難以找到準確數據。僅以法國為例,二戰期間,共有30多萬猶太人背井離鄉,有近6萬猶太孩子被送到各地的村莊東躲西藏。<br />
<br />
<img src="http://i13.photobucket.com/albums/a252/McDuLL05/4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40. 亞利桑那號戰列艦(USS Arizona BB-39)</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2.photobucket.com/albums/y30/leeks88/Foward/uss_arizona.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圖片顯示急劇下沉中的亞利桑那號戰列艦。 照片攝於1941年12月7日,當時日本正襲擊珍珠港(Pearl Harbor)。這場悲劇結束了 1,177 條生命,佔珍珠港總死亡人數的一半,其中945人仍在艦體內。<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41. 1963南越和尚自焚改寫了歷史</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2.photobucket.com/albums/y30/leeks88/Foward/burningmonk.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1963年時,當時南越總統吳庭豔是個鐵腕人物。跟越共鬥爭中,尚能支撐。那時美<br />
國主要給予武器,空中和顧問支持,地面部隊還沒有大規模進入南越。吳庭豔是個<br />
虔誠的天主教徒,他異想天開,要在有千百年佛教歷史的南越立天主教為國教。南<br />
越的佛教徒起而反抗,1963年11月,第一個和尚用自焚來抗議。<br />
<br />
當時三派勢力作出不同反應:吳庭豔指責自焚的和尚是共產黨;佛教界便以自焚和<br />
尚的精神為鼓勵,展開大規模的護佛教的抗議活動;而越共說和尚自焚是爭取民主<br />
自由,和他們的目標一致的(共產黨奪取政權前「民主自由」的口號比誰都叫的響)。<br />
一拉一推,佛教界和越共結成了聯盟,越共成功地開劈了第二戰場。<br />
就像企業效率差的股票要拋掉一樣,CIA策劃(現在美國歷史教科書說是「同意」)政<br />
變,吳庭豔被滿門抄斬。他的妻子倖免,故有傳說是他妻子出高價雇殺手刺肯尼迪。<br />
吳庭豔死後的十八個月,有過十次政變。南越領導人像走馬燈似的更換。南越從此<br />
一病不起,美國只能親自動手和越共地面作戰,留下了幾萬具美國青年的屍體。<br />
<br />
和尚自焚的最大贏家當然是北越,不過對南越佛教來說也是好事。雖然越南統一後<br />
佛教也遭到鎮壓,但隨越南近年來改革開放,佛教再興盛起來,人數大大超過天主<br />
教徒。<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42. The Power of One [2007]</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2.photobucket.com/albums/y30/leeks88/Foward/Powerof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上面這張會讓我們馬上產生興趣,一個女子獨自對付一群滿腹武裝的警察,這明顯是一個弱小抵抗強大的模式,再加上一個普通百姓婦女對抗代表國家暴力工具的男性警察,照片中的對立因素,很容易激起觀看者的同情與關注。<br />
這張照片獲得 Pulitzer 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 2007award,圖中一位猶太婦女正在阻止猶太軍警拆除西岸的非法定居點<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43. Reichstag flag [1945]</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2.photobucket.com/albums/y30/leeks88/Foward/reichstag_flag.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br />
<br />
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攻佔了納粹德國的最後堡壘柏林,結束了盟軍在歐洲戰場的最後一仗。希特勒也在這一天從歷史上消失了。就在希特勒結婚的這天,黎明時分,蘇軍步兵七十九軍的三個營受命攻佔國會大廈。德軍在這座大廈裡安置了重兵,以守衛在一片廢墟的柏林城中仍然矗立的這座建築。當蘇軍士兵在大廈裡迎面遭遇德軍時,他們用刺刀與德國人短兵相接。<br />
<br />
 1945年4月30日21時50分,蘇軍葉戈羅夫中士和坎塔裡亞下士在德國首都柏林國會大廈的圓形拱頂上升起了蘇聯國旗。<br />
<br />
照片顯示兩個蘇聯軍人 Raqymzhan Qoshqarbaev 和 Georgij Bulatov 在德國首都柏林國會大廈的圓形拱頂上升起了蘇聯國旗。<br />
<br />
<strong><font color="orange">44. Hooded Iraqi prisoner comforting a child [2003]&nbsp;&nbsp;</font></strong><br />
<br />
<img src="http://i2.photobucket.com/albums/y30/leeks88/Foward/iraqi_prisoner_and_son.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nbsp;&nbsp;<br />
<br />
攝於2003年,<br />
畫面中是一名在美軍戰俘營的伊拉克犯人<br />
頭戴著頭套正在撫慰他的孩子<br />
這幅照片不只在講述戰爭的可怕<br />
更是一種人性的慈悲<br />
因為在戰俘營中<br />
戰犯都是要帶上頭套及手銬<br />
為了使戰犯失去方向感及保護他的身份<br />
而當這個犯人的兒子<br />
到了戰俘營去看他父親時<br />
卻被這個樣子嚇壞<br />
而當時美軍戰俘營的領導<br />
便下令解開他的手銬<br />
讓他能安慰他的孩子<br />
這是一個領導者在他的權限範圍中<br />
所能做到的最大寬容<br />
戰爭的本質即便是殘酷<br />
也無法泯滅人性的良知<br />
<br />
此照片榮獲年度最佳圖片獎</font>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歷史上最負盛名照片